央視網消息:昨天(8月16日)中午12點,隨著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沿海的上萬艘漁船從各個漁港出發,開啟了新一輪耕海牧漁的作業生活。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一起到廣東的漁港去看一看。
廣東:南海開漁首日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中午12時,在廣東陽江的閘坡漁港,隨著一聲開船令下,港內的800多艘船只浩浩蕩蕩朝著南海的方向破浪而行。
(相關資料圖)
為了這次出海,這幾天當地漁民做足了準備,檢查船只設備、修補漁網,同時還將大塊的冰塊打碎后放置漁船底部,確保肥魚美蝦的新鮮。廣東是漁業大省,漁業經濟總產值4000多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值150多億元,這批漁民大部分將出海半個月以上,在中秋前回港,收獲首批海鮮。
福建東山:秋捕大幕開啟 乘風破浪開漁去
在福建東山,南海休漁季的結束也意味著一年一度的秋捕大幕正式拉開,我們的記者昨天來到了福建東山的漁港,一起去那里感受一下熱鬧的開漁現場。
記者 韓志濤:我現在是在福建東山大澳中心漁港。此時此刻在現場,整個漁港都沸騰了起來。就在我身后伴隨著鑼鼓聲響起,上千艘漁船揚帆起航。這些漁船首尾相連、浩浩蕩蕩,奔向了它們期待已久的大海,開啟新一輪的捕撈作業。為了這一天,漁民們可以說是期盼已久。就在今天早晨,我們趕到碼頭的時候,看到人們正忙著往船上搬運漁網、蟹籠各種捕魚工具,為出海做最后準備。我們了解到,這次出海,大船至少要一個月,小的漁船也要3—5天,在這個時間周期里,想要保障海鮮的新鮮度,就必須用到冰塊。除此之外,像一些食物、淡水、衣服等也是船上必備的生活用品。我們再來回到現場,每艘船上都有衛星導航系統,這個衛星導航系統可以進行實時地監測、定位,保障海上的安全生產。據了解,去年整個東山海洋捕撈的產量是11.8萬噸,實現產值19億元。開漁節就像是吹響了集結的號角,把所有的漁民再次集結在一起。祝愿他們平安順利,滿載而歸。
廣西南寧:“第一網”漁獲待上岸 海鮮價格仍“堅挺”
隨著漁船陸續出港,活蹦亂跳的海鮮也即將登上沿海人們的餐桌。盡管開漁首日,“第一網”漁獲還沒上岸,不過,海鮮市場已經提前熱鬧了起來。目前的價格怎么樣?跟隨記者一起到廣西南寧的海鮮市場去逛一逛。
記者在南寧淡村農貿市場的水產區看到,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海產品還是網箱養殖的為主。銷售梭子蟹的攤點并不多,活蟹的價格在50元左右一斤,冰鮮的價格在30元左右一斤。商戶告訴記者,一般要等到開漁后一周,海鮮的產量上來了,價格才會相應下降。
記者了解到,南海休漁期結束后,一般出海的漁船在五天內就會帶回“第一網”海鮮,那時,海鮮的品質會更好,價格也會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