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異地就醫如何更方便?心理治療能否有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在今年初召開的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江蘇省人大代表朱勁松、張玉成的兩件建議,說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關切事,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8月17日下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召集江蘇省衛健委、江蘇省醫保局等相關部門與相關代表面對面,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小敏就這2件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身邊事”開展重點督辦,聽取建議辦理情況的匯報,力求從“小切口”入手解決大問題,推動形成提高江蘇醫療保障水平的制度性成果。
【資料圖】
【異地就醫】
線上備案不便?全面實施長期異地居住人員承諾制備案
當前,子女在外地工作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選擇去投靠異地工作子女就醫的老年人也普遍存在,但是,老年人使用手機不便捷,異地備案申請材料線上提交麻煩,成了不少家庭面臨的大麻煩。為此,江蘇省人大代表張玉成提出,能否遵循簡捷、便利的原則 ,盡快解決退休老人隨子女居住省內異地直接就醫、直接結算的問題。
這一建議,如今辦得怎樣了?“我們連續兩年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全面實施長期異地居住人員承諾制備案。”省醫保局局長周英說道,老人在異地投靠的子女,或是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可以自主選擇簽個人承諾書,或者網上上傳材料兩種方式,進一步簡化了長居異地人員的備案手續。
往返就醫麻煩?全面取消參保地就醫地往返就醫限制
針對代表提出的“老年人去外地子女家住一段時間后,返回參保地就醫麻煩”問題,周英表示,近期江蘇全面取消參保地就醫地往返就醫限制,開通參保地和就醫地雙向直接結算服務。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因工作、生活需要臨時返回參保地就醫,無需辦理取消備案手續,即可按照參保地政策直接刷卡結算。
此外,針對退休老人需要經常性到醫院就醫和取藥的問題,江蘇進一步增加了聯網結算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到6月底,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分別達到2.7萬家、2.6萬家,分別是去年末的3.6倍和5.7倍,實現應聯盡聯,方便參保人就醫購藥。江蘇省內5378家醫療機構已經全部對接醫保結算系統。
多地治療怎么辦?全面開放長居異地人員多地備案服務
老年人有多個子女在不同地區居住,需要多地治療的問題也普遍存在。周英表示,近期江蘇全面開放長居異地人員多地備案服務,對因工作、生活需要多地流動的參保群眾,解除唯一備案地的限制,開放多地長期居住備案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建立電子處方流轉平臺、建設醫保便民藥店等舉措,重點解決異地就醫人員購買結算國家談判藥品的問題,以更加精準、精細的舉措,解決異地就醫過程的痛點堵點問題。”周英表示。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負擔重,10月底前再增一批項目納入醫保
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增多。統計顯示,去年江蘇全省心理治療人次近17萬人次,發生醫療費用2400多萬元,次均負擔140元左右。患者往往需要連續多次治療,有的療程長達數年。這對患者而言經濟負擔很重,相當多的心理疾病患者因此不能得到及時治療。省人大代表朱勁松在今年的建議中將目光關注到這一特殊群體。
代表的建議有了明確答復。周英介紹,目前,全省共有50項心理診療項目,已有25項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年醫保基金支出超過5.5億元。目前,對于尚未納入醫保支付的25項正進行分類評估,特別是針對代表提出群眾負擔較重的心理治療項目已經深入開展調研論證,擬確定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待經過專家評審后,正式納入支付范圍。“全省統一醫保支付類別、支付比例和支付標準,將于今年10月底前執行,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周英說道。
待遇水平再提高,7種嚴重精神障礙疾病納入門特保障
進一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是患者所盼。周英介紹,今年,江蘇將精神分裂癥等7種嚴重精神障礙疾病納入全省統一的門特保障范圍,在門診治療時可以享受住院待遇,同時給予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不低于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的待遇傾斜,進一步減輕患者門診費用負擔,也極大方便了患者在門診就醫治療。此外,大病保險對經濟困難的精神障礙患者予以傾斜,起付標準比普通患者降低50%,報銷比例相應提高5-10個百分點。
加強機構人員力量,上半年新增精神科床位2243張
目前江蘇全省103家精神專科醫療機構已全部納入醫保定點范圍,253家綜合醫療機構設立了精神科,并加快實現省域范圍內“一站式”結算全覆蓋。
江蘇省衛健委主任譚穎表示,在省人大常委會的大力推動下,省政府已將省級精神病專科醫院建設列入重大民生實事項目。近年來,衛健部門大力推動加強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今年上半年新增2242張床位,現有床位數達到29190張。開展心理危機干預與緊急心理救援,強化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積極推進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在13個設區市全面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