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訊:【文明之美看東方】江蘇揚州:看,珍貴史料中的運河卷

2022-08-19 09:59:16 來源:揚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揚州,世界運河之都。今天,我們換一種“打開”方式,從一批珍貴的運河史料中,一覽運河,見證它亙古的歷程與魅力。


(資料圖)

風光

銘記久遠“打卡”

瘦西湖,大運河沿線園林景觀的杰出代表作。《清代瘦西湖名勝圖》《瘦西湖名勝圖志》中收錄有長堤春柳、篠園花瑞、春流畫舫、春臺祝壽、平流涌瀑、四橋煙雨、卷石洞天、香海慈云、西園曲水等,圖文并茂。

民國時期中英日三文對照的《揚州河邊》更是少見,此明信片以中國園林“框景”藝術的經典之作——吹臺(又名“釣魚臺”)為背景,主體圖片有新舊著裝的游客與撐著竹篙的船娘,風光旖旎的瘦西湖躍然紙上。此外,民國時期拍攝的、目前面世尺寸最大的瘦西湖全景照片及游覽瘦西湖五亭橋與小金山千佛洞照片亦很珍貴。

由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存的《揚州市重點文物圖、照片》首頁就是蓮花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過:中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此冊還收錄有白塔、大明寺、何園、個園、唐城遺址、小盤谷、文游臺等。

因為五亭橋的秀美,從清末就已成為攝影者的“打卡點”。新中國成立后,很多單位、機構組織會議或游覽活動均在此留下珍貴的瞬間。

1988年,瘦西湖被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在穩步發展中,瘦西湖不斷創新,炎炎夏日,拓展了“二分明月憶揚州”夜游活動,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選擇。

風雨

見證治水艱辛

明清時期在“治河”等方面,對揚州產生深遠影響。民國時期“督辦運河工程局”及后來的“蘇北運河工程局”以揚州為中心開展工作。新時期,精心保護、更新,而今,明清古城成為古今輝映的一大樣本。

《河防一覽》是明朝水利專家潘季馴所撰,《治河方略》是清代大臣、水利工程專家靳輔所撰,《揚州水道記》是清代訓詁學家劉文淇所撰。潘季馴在長期的治河實踐中,總結并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黃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渾(黃河)”以保漕運的治運方略。在“兩河經略疏”章節中,記述有“萬歷初,河決高家堰。淮、揚、高、寶皆為巨浸。”在“計開”中,議塞決以挽正河之水、議筑堤防以杜潰決之虞、議復閘壩以防外河之沖等策略。

在《河防一覽》(卷一)的明代運河入江水道圖中,清晰地標注有灣頭鎮,揚州府通判廳,邵伯驛,三汊河,陳公塘,句城塘等。高旻寺即雄踞于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如今,“三塔映三灣”成為文化坐標。

據記載,靳輔于康熙十六年(1677)調任河道總督,次年為筑江都漕堤,塞清水潭決口,他親自現場觀察,“距高郵湖筑偃月形堤”等系列工程,開挖中運河,把黃河和運河分流,減輕高郵湖的水勢壓力。他重行漕,亦重治河。

清代后期著名的治水工程“歸江十壩”也促成了如今的“七河八島”的生態濕地景觀。

此外,《運工專刊》《督辦運河工程局年刊》等,無不述說著當年的艱辛與不易。

風雅

講述勝景盛事

平山堂,揚州文化高地之一。

《平山堂圖志》是一部關于揚州平山堂及其周邊園林勝景的志書,時任兩淮鹽運使趙之璧編纂。全書共分十卷,“以山水為經,各園林名勝為緯”,記錄蜀岡保障河一帶的歷史沿革、風俗人文、景觀地貌等。他博搜群籍,網羅舊聞,分為宸翰、名勝、藝文、雜識四部分。用紙考究,刻工精良。在卷一“名勝上”首條,即詮釋“蜀岡”,“在府城西北四里,西接儀征六合縣界,東北抵茱萸灣。隔江與金陵相對。揚州山以蜀岡為首,蜀岡上自六合縣界來至儀征。小帆山入境,綿亙數十里,接江都縣界。迤邐正東北四十余里至灣頭。官河水際而微其脈,復過泰州及如皋赤岸而止,舊傳地脈通蜀,故曰蜀岡……”當年大致輪廓躍然紙上。

在“藝文”中,收錄有歷史上眾多名家的詩作及散文,如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王士祿、朱彝尊、陳維崧、汪琬、陳廷敬、汪士鋐、吳綺、金鎮、吳嘉紀、汪楫、宗觀、汪懋麟、毛奇齡、孔尚任、曹寅、查慎行、程夢星、厲鶚、陳撰、汪玉樞、馬曰琯等。從宋到清,或官員,或文豪,或鹽商等。可于其中探佚出平山堂綿延不絕的文脈傳承。

海昌蔣光煦的“別下齋校本”之《瓊花集》(明代曹璿著),不僅是有關揚州市花之一瓊花的珍貴古籍,同時也記述了歐陽修、韓琦、劉敞等名家對瓊花之喜愛。他們膾炙人口的詩句,讓瓊花聲名遠揚。

在《瓊花集》之“遺事”中,記述了歐陽修在《寄韓魏公書》中所言,“平山堂大明井瓊花亭三者,拾公之遺以維盛美”,文章太守對瓊花之愛溢于字里行間。

風韻

彰顯古韻神髓

若把“北護城河文旅集聚區”比作一幅畫卷,天寧寺、重寧寺、486非遺集聚區、史公祠、紅園、冶春茶社等,一一展現,美不勝收。

據史料記載,康熙晚期的江寧織造兼兩淮巡鹽御史曹寅,曾在天寧寺奉旨刊刻《全唐詩》,纂修《佩文韻府》。故而,在古籍集藏領域,“揚州詩局本”“揚州書局本”等成為有識之士的青睞門類。石濤、鄭板橋、金農等曾寓居寺內。筆者翻閱所藏仿殿本影印之《佩文韻府》,該書引錄詩文詞藻典故約140萬字。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徐潮、王鴻緒、李振裕、張廷玉、查慎行等70余人奉旨編撰。不愧為清代官修大型詞藻、典故、辭典之一。可見當時領銜陣容何其豪華,刊刻隊伍何其強大。

“揚州書局本”之《隋書》,在卷三、卷四的“帝紀”專門刊刻“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的隋煬帝。

在道光年間刊刻的《續增高郵州志》中,從諸圖看,就有“揚河廳署圖”“救生局圖”“河營守備署圖”“城守營署圖”等,對“治水”“治安”“救生”等何其重視。再從前文提及的《河防一覽》《治河方略》等明清水利史料看,高郵也是重點保護與治理地域,盂城驛能夠完好保存下來,與治水之功密不可分。

再如《甘棠小志》中,有專門對“邵伯鎮”“北湖”等介紹。“北湖”,文中記述“北湖凡六,邵伯湖、黃子湖、赤岸湖、朱家湖、白茆湖、新城湖也。郡人統謂之北湖”。另冶春后社成員之一、甘泉湯寅臣所撰之《揚州歷史易知編》,文中有對運河之源——邗溝的具體描述。《科學畫報》(1935年7月1日)封面即是二幀“邵伯閘”史料圖片,單張的“灣頭鎮”地圖,揚州工藝美校制作的大型系列雕漆壁畫——《今日大運河》全套圖片,“河渠”欄收錄有“古邗溝”“瓜洲”“茱萸灣”等的清刻本《揚州府志詩賦題解》,馮道立的《淮揚治水論》(道光刊刻本)……

從歷史風雨中流淌至今的運河水,正迎著陽光,涌向未來。

陳堅 撰稿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道本| 三级黄色在线看| 欧美日韩黄色片|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a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我要c死你小荡货高h视频|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色偷偷的xxxx8888| 国产在线资源站| 亚洲另类专区欧美制服|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eeuss影院在线观看|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 亚洲天堂2016|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73| 免费无毒A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高嫁肉柳风车动漫|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无翼日本全彩漫画大全全彩| 国产成人无码av| 538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一男n女高h后宫| 成人污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生活片|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人强jizzjizz|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