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 近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在江蘇蘇州開幕。
情境講述《悠悠兩岸情》成為了開幕式當晚最讓人動容的節目。緣分跨海而至,幸福溫暖兩岸。來自臺灣的陳竹音和來自山東的張希龍夫婦,來自臺灣的錢永昌和來自江蘇蘇州的徐雯婷夫婦,以及來自臺灣的黃勻柔和來自上海的張可夫婦,這三對夫妻代表著四千多對在蘇州締結姻緣的兩岸家庭,深情講述了他們跨越海峽相遇、相知、相愛,并共同并肩攜手、扎根祖國大陸奮斗的故事,真摯而又動人的話語也引得現場觀眾們時而激動鼓掌,時而潸然淚下。
《悠悠兩岸情》之千里姻緣
【資料圖】
張可、黃勻柔夫婦視頻片段
張可,生于上海,長于西安。留學法國,回國后選擇在南京發展事業。黃勻柔,生于臺灣,除了每年來南京看望一次外公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高雄。然而就這樣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兜兜轉轉大半個世界,命運般地在南京相遇、相識、相愛。充分證實了,緣,妙不可言。
說起兩人的相識故事,可謂是傳奇中透著老套。張可竟然是黃勻柔的媽媽在修電腦時隨口問出來的女婿。在媽媽的撮合下,黃勻柔和張可從朋友做起,經常相約吃飯聊天,沒想到兩人三觀相合興趣相投,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2018年暑假,張可和黃勻柔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以后,兩個人對婚姻生活充滿了憧憬和規劃,原以為幸福的日子會一直這樣甜蜜,沒想到2019年的一個暑假,黃勻柔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張可突發腦溢血進了醫院,并被醫生判定可能要終生坐輪椅。
平靜的生活戛然而止,在醫院深夜的走廊上,黃勻柔來來回回走著。“如果他一直好不起來,我是不是應該辭職,然后開個小賣部,沒那么累也能照顧好他。”這個看似柔弱的姑娘堅定地想著,反正肯定不管怎么樣,我都要跟他在一起走到老。
醫院的作息時間跟外面很不一樣,每天晚上10點睡覺,5點就起床,有時候安靜得嚇人,有時候又很喧嘩吵鬧,看著小小的黃勻柔蜷縮著睡在陪床上,張可的心疼不言而喻,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好起來。三年的康復訓練,張可從不喊累,也不曾有過一句抱怨。從不能下床,到慢慢行走,現在的張可已經能陪著黃勻柔逛街,一起看櫻花做甜品。兩個人的生活也從原來的烏云遮蔽到現在的晴朗歡喜,重新步入幸福的正軌。
生病之前,張可是黃勻柔的保護傘、呵護她成為世界上最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生病后,黃勻柔卻成為了張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脊梁支柱。兩個人的愛跨越了地域,超越了時間,在歲月的長河里融為一體。
《悠悠兩岸情》之一見鐘情
錢永昌、徐雯婷夫婦視頻片段
這段故事的男主角是來自臺灣的錢永昌,女主角是蘇州本地姑娘徐雯婷。他們相識在萬米高空的機艙里,那一眼的彼此凝望注定了這段情緣,宛如小說里才會發生的情節,浪漫得讓人陶醉。
2007年,祖籍臺灣的錢永昌從臺灣來到蘇州打拼,管理著一家臺資企業,往來于臺灣和江蘇是他的日常。蘇州姑娘徐雯婷是航空公司的乘務長,從江蘇出發飛往全國各地是家常便飯。就這樣年復一年,原本兩條平行線,卻在2016年的2月產生了交集,也改變了兩人的一生。
“我大概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天,我因為公干從臺灣飛無錫,我太太恰好是那班飛機的空姐,當時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覺得哇,這不就是我這輩子要共度一生的人么。”就是這一眼,這位空姐的一顰一笑,填滿了錢永昌的心,他默默記下了她的名字,并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追到她——徐雯婷。
下了飛機回到蘇州的第一時間,錢永昌拜托了身邊所有能拜托的朋友,幫忙一起打聽這位叫徐雯婷的空姐,“我總覺得,我們的緣分不止是擦肩而過。”這是錢永昌內心的感受。沒想到錢永昌真的有朋友認識徐雯婷,并將他的微信推給了徐雯婷。出于禮貌,徐雯婷加了錢永昌,靦腆的兩人,就像朋友一樣在微信上聊著,幾個月之后,在錢永昌的主動邀約下,他們終于見面了,兩人的交集也從萬米高空,落地到了蘇州。
“人們都說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終于人品。我和他接觸很久之后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恰巧是吸引我的點……”說起錢永昌的好,徐雯婷滔滔不絕。終于在相處了兩年后,他們決定試著交往。
雖然有著生活習慣的諸多不通,但是他們都覺得這些不是問題。錢永昌說:“我覺得沒有什么是不能逾越的鴻溝。她是我第一眼就認定的人,只要愛對方,我們都能為了對方做出一些改變。”
改變的不僅僅是習慣,錢永昌做了一個決定,在大陸定居,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這里。“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太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陸這邊不管是上到政府還是下到身邊同事朋友,給我的感受都是包容的、善良的、熱心的。政府給我們臺企的扶持政策太多了,比如三個免除兩減半;還有機關辦事,效率也很高,比如我們去機關辦事,臺胞證沒法取號,但那里一般都有綠色通道,就很方便……”
如今的錢永昌和徐雯婷在蘇州過起了平淡而充實的生活。無論相隔多遠,真愛的兩個人總可以跨越一切阻礙走到一起。
《悠悠兩岸情》之志同道合
張希龍、陳竹音夫婦視頻片段
第三對夫婦是來自臺灣的陳竹音和來自山東的張希龍,他們二人因工作相識,一個是武術動作指導,一個是武術動作演員。2022年2月他們領證結婚,開啟了屬于他們的幸福旅途。
在舞臺上,張希龍顯得有些害羞,而陳竹音則活潑開朗地為大家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別看張希龍是一位武術動作指導,在工作上陳竹音都要聽丈夫的指導,可是在生活中,張希龍才是那個被“指導”的一方。
“因為我比他大,所以在生活上,我經常指揮他去做事,他都會聽我的一一做好每件事情。”陳竹音一邊看著丈夫,一邊甜蜜地分享道。張希龍包攬家務,愿意付出,除了對妻子的寵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原來,他們夫婦結婚不到半年,陳竹音就生了一場大病。為了看病,他們走遍了上海、南京、廈門、河南等地的多個醫院去咨詢治療。在這期間,張希龍對陳竹音一直不離不棄,直到陳竹音手術成功后的恢復期,他也不斷地鼓勵妻子一定要堅持住。
“我特別是感謝我的丈夫,他一直陪伴著我,尤其是術后我的每個翻身,每一步走動,都是他攙著我。所以我一直相信,什么樣的困難,我都可以邁過去,而且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回憶起這一段經歷,陳竹音看著丈夫的眼神充滿了依賴和感動。
不僅對丈夫的付出充滿感激和幸福,陳竹音也因為現在的醫保政策而感到欣慰。在河南住院的10天里,因為有了醫保卡,8000元的醫藥費陳竹音只自費了700多元。陳竹音在上海的手術,原本需要支付25000多元的費用,在刷完醫保卡之后,也只有5000多元需要她自己承擔。這樣的就醫政策,無疑給了陳竹音巨大的安慰與支撐。“每次我出門去看病,只要帶著一張醫保卡,做好異地就醫備案,無論我去哪里都沒有后顧之憂,有醫保可以讓我安安心心地對抗病魔。”
一直在臺上表現得非常靦腆的丈夫張希龍,這時突然開口說道:“其實今天準備了一個驚喜,要送給我的妻子。”接下來,張希龍面向妻子,非常認真地說道:“我知道你一直都很遺憾,我沒有給你一個正規的求婚儀式,今天在現場,所有人的見證下,我想補上這個儀式。”
說完,張希龍以一個姿勢標準且帥氣的后空翻,單膝跪地,從懷里緩緩地掏出了一枚戒指。在所有人的見證下大聲地問道:“陳竹音,我愛你,你愿意嫁給我嗎?”
陳竹音也因為他突如其來的驚喜潸然淚下,堅定地回復道:“我愿意!”
張希龍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全場觀眾的歡呼與掌聲,也為當天的晚會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在這三對夫妻都分享完自己的故事之后,由他們作為兩岸夫妻的代表,共同唱響了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相親相愛》。
歌曲《相親相愛》
雖然今晚只來到了部分兩岸家庭的代表,但是現場的大屏幕上展現了許許多多幸福美滿的兩岸家庭。所有的小家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有浪漫,有溫暖,更有感動。緣分跨海而至,幸福溫暖兩岸。小家連大家,祝福每一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