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高溫少雨天氣導致我省多地旱情持續發展,抗旱保糧成為當務之急。記者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連日來,全省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以“旱情就是命令”的緊迫感,積極組織,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抗災減災主力軍作用,打贏機械化抗高溫干旱保障秋糧豐收戰。
高溫期間,各地主動協調農機產銷企業加強排灌機械生產儲備,保證市場抗旱機具供應充足;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與補貼政策,農機購置補貼向農戶、新型農業服務主體購置水泵、噴灌機械等抗旱設備傾斜,確保農戶購買抗旱機具應補盡補,全面提升抗旱機具的保障能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投入抽水機、水泵等抗旱機具超過70余萬臺套,確保抗旱需要。
為保障抗旱效果,全省各地組織成立了約1100余個“農機抗旱技術小分隊”,將機械抗旱技術、故障維修指導、安全規范操作等技術服務送到旱情一線,確保抗旱機具正常運轉、高效運行。邳州市成立24支“農機抗旱技術小分隊”,積極幫助農機戶安裝、調試和維修機具,指導科學抗旱,排除各類機械故障100余起,維修機具200多臺(套);鹽城市鹽都區組織15支“農機抗旱技術小分隊”,積極與種田大戶對接了解旱情受災情況,幫助制定抗旱措施,開展技術服務160人次。
此外,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還充分發揮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大戶自身農業機械多、服務面廣的優勢,開展抗旱救災農機農藝技術服務,幫助農戶科學抗旱救災,努力減少旱情損失。睢寧縣組織農機作業服務組織358個,投入農機作業服務機手1.49萬人次,累計完成農機抗旱澆灌面積110萬畝;射陽縣組織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97個,投入農機作業服務機手5400余人次,累計完成農機抗旱澆灌面積258萬畝;徐州市銅山區積極動員各鎮村、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充分發揮農機在抗旱保苗、防災救災、飛防植保、高效植保等農業生產主力軍作用,保障了全區近48萬畝水稻、38萬畝玉米等秋糧作物生長良好。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郝朦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