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36.88億元,同比增長16.7%;工業開票銷售收入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4096億元,同比增長31.5%;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始終堅持“工業興市、產業強市”不動搖,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高位統籌、系統謀劃,持續加大招大引強、培大育強力度,扎實推進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全市工業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以產業鏈培育為聚焦點 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資料圖】
堅持把產業鏈培育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宿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重點產業鏈培育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意見》,提出培育化學纖維、晶硅光伏等20條重點產業鏈,致力打造形成千億級產業鏈2條、五百億級產業鏈3條、百億級產業鏈15條,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在此基礎上,建立市領導掛鉤聯系制度,每條產業鏈明確由兩名市級領導掛鉤聯系,督導推進建機制、組專班、定清單等重點任務落實,領導掛帥、部門協同、縣區主體、企業融入、專家參與的培育機制全面建立。去年底,20條產業鏈實現產值3296億元、增長32%。
僅這兩年,宿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就先后到杭州、北京等地開展產業鏈招商活動,并多次專題召開產業鏈重大項目會辦會。其他掛鉤聯系市領導全部開展了調研、招商、會辦等活動,全面落實“十個一”產業鏈培育機制,全面了解產業鏈運行情況,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突出關鍵環節抓培育,宿遷在按照招商圖譜開展精準招商的同時,強化“鏈主”企業培育,出臺鏈主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鏈主企業標準,并給予相應支持政策,目前已認定鏈主企業8戶;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圍繞重點產業鏈技術需求,遴選27個項目重點支持。
非但如此,宿遷加快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打造光伏之都,大力發展京東總部經濟、打造電商名城,大力建設“中國酒都”、打造省釀造產業園。以“中國酒都”建設為例,搶抓省四部門出臺《促進江蘇釀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機遇,啟動編制《宿遷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出臺《宿遷市第二梯隊中小酒企培育計劃》,謀劃“走進洋河”企業家沙龍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多屆中國酒都(宿遷)文化旅游節。
令人振奮的是,正加快建設的晶硅光伏項目全部達產后,宿遷切片產能將達到24GW、電池達到51GW、組件達到72GW,有望推動光伏新能源成為全市首個達千億元的產業。此外,化學纖維5個重大項目全部投產后,宿遷化學纖維產能將超過1000萬噸,與全國排名第一的杭州市產能相當,推動全市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確保產業培育取得實效,宿遷還以7個重點產業鏈牽頭部門、各縣區(功能區)、23個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三類主體為考核對象,出臺具體考核辦法,明確考核結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倒逼履職盡責,切實以產業鏈培育為聚焦點,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以企業培育為著力點 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
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的江蘇雙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為全國知名的聚酯功能膜材料、光學膜生產及深加工產業集群。“當前,宿遷市湖濱新區成立了工作專班,黨工委、管委會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統籌調度,全力以赴推進雙星50萬噸光學膜項目、12萬噸PET薄膜項目建設,支持我們打造長三角百萬噸膜材料產業基地。”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吳培服說。
這是宿遷堅持系統化推進企業培育,全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最好注腳。目前,全市銷售超百億元企業已達到5戶、超50億元企業7戶、超10億元企業62戶,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戶、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戶;全市累計A股上市企業9戶,宿遷成為蘇北首個A股上市企業縣區全覆蓋地級市,上市企業數居蘇北第二。
以企業培育為著力點,宿遷持續強化政策設計。自2015年起,先后實施了“511”“521”工程。去年初,又出臺了《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5321”工程,深入實施“規模發展、技術改造、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平臺支撐”五大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工業經濟發展規模和效益雙提升,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突出分類培育,全市推動大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和股改上市,實現規模發展,全市累計擁有銷售超億元企業586戶;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全市累計獲評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77戶;推動小微企業進規模,去年新增開票銷售超2000萬元工業企業681戶。
此外,密切關注列省重大工業項目和設備投資超千萬元技術改造項目,持續跟蹤調度,及時會商解決存在問題,推動項目快建成早達效。去年300個技改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8.58億元、已竣工216個。
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宿遷還積極打造“宿遷幫辦”服務品牌,建立健全市級領導和部門常態化聯系服務重點企業機制,開展規上工業企業“家家到”走訪活動,依托中小企業服務云平臺,充分利用“雙月會辦會”“四幫四送”等機制,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借力發展、轉型升級。
“僅今年,就已兌現市級產業發展引導資金3.15億元、惠及企業1153戶。”據宿遷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民富介紹,宿遷全力推動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各類惠企政策,通過發放惠企政策匯編、開展微信政策推送等多種渠道,推動各項政策入企惠企、落地見效。
以提質增效為突破點 打造轉型升級新樣板
“我們運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積極打造‘5G+釀造調味品智能工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優化了營銷管理。”海天醋業集團有限公司宿遷基地副總經理孔凡偉告訴記者,該基地已創成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
包括海天醋業集團有限公司宿遷基地在內,宿遷已累計建成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3個,星級上云企業924戶,創建省級智能示范車間32個、省級智能工廠8個。
多年來,宿遷以提質增效為突破點,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加快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轉型、層次提升、底色優化,逐步構建“6+3+X”產業發展體系,聚力打造轉型升級新樣板。
就深化融合發展,宿遷出臺了《宿遷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龍頭帶動、百企智造、千企上云、萬企聯網”工程,通過定期觀摩、免費診斷、企業上云等系列舉措,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加快創新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重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推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發展,著力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大對行業龍頭企業技術中心的培育和指導力度,積極推進釀造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努力把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截至目前,宿遷市已累計創建省級以上技術中心112個,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不到兩年時間,我們先后申請20余項專利,發展既快又好!”說起企業跨越發展之路,宿遷市金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磊感慨道,宿遷北斗電子信息產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獎補申報等方面服務周到,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宿遷還緊扣“雙碳”目標,推廣應用先進節能、清潔生產技術,開展重點產業鏈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推動企業綠色化改造提升,強化節能監察執法,全面落實節能降耗各項舉措,已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綠色工廠91個。
當前,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舊嚴峻復雜,宿遷上下正把提振工業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把工業經濟作為強市之基、固市之本,謀盡干的思路、窮盡干的招數,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經濟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高層次邁進,為譜寫“強富美高”新宿遷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筑牢堅實基礎。(記者 高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