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學校食堂又熱鬧起來。新學期,學校食堂有哪些變化?守護舌尖安全,又有哪些新舉措?一起走進江蘇省校園食堂看一看。
蘇州:明廚亮灶 校長陪餐
(相關資料圖)
江蘇省吳中實驗小學的食堂,地面干凈、環境整潔。加工區域,從原料選取到清洗,直到加工成成品,每個環節井然有序。整個上午,食堂后廚都在為孩子們的午餐忙碌。學校實施“明廚亮灶”工程,使得食品安全信息通過監控畫面一目了然。
江蘇省吳中實驗小學食堂負責人袁學新介紹,所有的食品都是可追溯制的,從洗菜到燒制再到分配、送餐,直到學生吃完,每一個環節都是定人定崗,“我們力求把食品安全做得更完善一點。”
每到飯點,校長的身影總會出現在孩子們的中間,在輕松陪餐的過程中,聽聽孩子們對于飯菜的意見。
“學校的飯菜非常可口,我每次都能光盤,今天還有我最喜歡的蝦仁呢!”江蘇省吳中實驗小學學生說。
學校上學期末下發了一份家長問卷調查表,統計數據顯示,大多數孩子存在偏食的現象,并且不太喜歡吃蔬菜、粗糧。根據這一現象,學校的菜單本學期進行了相應調整。
“我們就適當地增加了一些南瓜、玉米,還有紅薯等等一些粗糧,來保證學生的膳食營養。”江蘇省吳中實驗小學總務主任翁小偉說。
本學期開始,家委會還將對食堂進行監督,協助學校做好食堂安全衛生工作。
“從菜單的制作,菜品的烹飪,學校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程序上,我們都開了會議,也進行了培訓,確保學生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翁小偉說。
揚州:首座校區全電食堂落成
為推動建立綠色校園,揚州市教育局與供電公司正在全市學校推廣全電食堂。日前,首個校區全電食堂示范點在揚州大學附中東部分校落成運營。該校的廚房內,電炒鍋、電蒸箱等清一色不銹鋼柜體整齊排列著。
在揚州大學附中東部分校廚師孟正彪看來,全電食堂清潔又衛生,“沒有明火,油煙就好得多,而且里面的溫度降了10度左右。”
全電食堂由于采用智能化控制的電磁灶具設備,熱效率高達95%,相較于傳統廚房,碳排放預計每年將減少110噸。
“我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對我們同學、老師來講,也打造了綠色校園、智慧校園,踐行低碳發展的理念。”揚州大學附中東部分校總務處副主任王玉兵說。
據國網揚州供電公司黨建部副主任顧舒介紹,下一步還將與揚州中學、揚大附中本部聯合開展推廣更多的全電廚房的校園建設。
宿遷:開展校園食堂專項檢查
日前,宿遷公安、市監等多部門聯合開展轄區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在一家小學食堂,檢查組首先對餐品留樣、消毒器具以及糧油食材進行了檢查,并逐一檢查了工作人員的健康證。
庫房內,所有食品整齊擺放在貨架上,每一個包裝盒上都貼有標簽,詳細記錄著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相關信息。
檢查組又來到一家幼兒園,各班正在組織孩子們打飯吃午餐。據介紹,該園的食材采用“陽光直采”信息化管理平臺,從田頭、到商家再到學校,全流程可追溯、全方位檢測讓食材更加安全可靠。
“食堂里面的粗加工、細加工,我們是分開來的,加工好了以后,我們就進行分餐。”幼兒園后勤負責人夏慧說。
“從檢查情況來看,總體做得很好,從用餐的新鮮程度來看,是非常新鮮、非常可口,確保能夠吃到新鮮可口的飯菜。”宿遷市宿豫公安分局電子商務產業園派出所副所長劉衛軍表示。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一秀 通訊員/蘇州電教館 揚州臺 宿遷臺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