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鎮江勇擔使命、創新實干,交出“強富美高”新鎮江建設的答卷:地區生產總值接連邁過兩個千億臺階,年均增長6.8%;人均GDP從2012年的7.78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14.82萬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兩萬三千多元增加到五萬多元,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9∶1;10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13家,總數位居全省第六。
圍繞產業強市“一號戰略”和“四群八鏈”產業布局,鎮江將以更高標準、更好狀態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好成績。
作為鎮江主導產業之一,鎮江航空航天產業以通用飛機為龍頭,形成了發動機動力核心部件、航空機載設備與系統等六大特色板塊。十年里,兩百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填補國內空白,三十多家企業參與國產大飛機c919首架機、天宮二號等國家重大工程的顏值配套,在航空領域烙上了鮮明的鎮江印記。
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主要致力于國產大飛機結構部件配套和納米孔氣凝膠超級絕熱材料研發和生產。海鷹特材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高志強說,在項目落地的十多年里,企業平均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研發完善新技術,在復合材料零件軟模成型、飛機機體結構件裝配等方面擁有專利55項:“11年以來,海鷹特材可以說是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我們在鎮江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進行了二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開發,獲得了資金支持三千多萬元。我們是C919國產大型客機九大機體結構供應商之一。承擔的研制任務占到了機體所有復合材料零部件份額的40%以上。”
10年間,鎮江持續推進產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賽道上加速奔跑:2014年,《鎮江市工業產業鏈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6)》出爐,重點培育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高性能合金等10條產業鏈;2017年圍繞產業強市戰略目標,提出重點培育“3+2+X”產業鏈,航空航天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由點到鏈的飛躍;確立“十四五”期間“四群八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聚力發展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等四大產業集群和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等8條重點產業鏈。
圍繞著“產業強市”戰略的推進,鎮江市2021年推出了資本市場“揚帆計劃”,主要包括加強企業上市梯隊建設、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等。
在江蘇全省的資本市場發展中,鎮江市是重要的見證者、參與者。截至目前,全市21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在“四群八鏈”企業中占比達10%……一批“鏈主”企業在快速成長,目前全市擁有百億元企業10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榜企業4家。
汽車及零部件知名企業大賽璐安全系統(江蘇)有限公司2004年落戶于鎮江丹陽,是一家研究開發生產汽車安全氣囊用氣體發生器、安全帶預警裝置及其零部件的外資企業。公司總經理吳建州表示,在當地優質營商環境的保駕護航下,公司自2006年底開始生產以來,銷售額平均每年增19%,從2008年開始盈利,到今年已經連續14年實現盈利。“從2012年開始我們國家的汽車銷售量快速正常,另外人們對汽車安全要求逐漸在增加,比如說安全氣囊,以前是我們平均下來,一部汽車可能不到兩個,現在已經逐漸增加到將近三個。我們剛來的投資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二十幾個地方,最終選擇了丹陽。我覺得我們是應該選對了地方,工業基礎比較雄厚,我們的配套供應商也比較好容易找,從12年到現在銷售額增加了將近三倍,盈利也是差不多2~3倍。”吳建州說。
聚力含金量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鎮江 “四群八鏈”的現代產業體系崛起成勢,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兩個集群率先突破千億元。鎮江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表示:“十年來鎮江加快培育新興動能,不斷推動全市的產業鏈低碳、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鎮江市將進一步深化產業鏈的鏈長制推進,加快構建產業鏈生態圈,推動“四群八鏈”應稅銷售增長保持在1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銷售額突破600億元。未來五年重點產業鏈邁上中高端,形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等四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