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當下,作為“中國荷藕之鄉”的寶應縣迎來豐收季,大大小小的荷塘里一片忙碌。得益于當地開發的種植、加工、流通等荷藕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模式,10萬余畝荷塘的年產值預計將超44億元。
9月22日早上7點,在寶應縣望直港鎮,采藕工人們身穿防水褲,手拿高壓水槍,在藕塘里采摘荷藕。他們在泥濘的藕塘中慢慢前行,熟練地從水底采摘出一根根手臂粗細的荷藕,大家一臉喜悅。荷塘合作社負責人朱錦紅從2004年開始種植荷藕,目前種植面積達2000畝,預計年收入達200萬元。
朱錦紅介紹,雖然今年夏天氣溫高、雨水少,但藕田用電灌溉有保障。而且他們采取“蓮藕+龍蝦”的套養模式,實現了一季兩得。今年蓮藕畝產收入4000元,比去年增收15%,龍蝦畝均收入1000元左右,兩項合計畝均產值5000元左右。
近年來,當地建成集種植、加工、流通、觀光、科研、文化“六位一體”的荷藕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模式,擁有荷藕加工企業100多家,年加工藕制品20萬噸左右。為此,地方電力部門采用“一對一”服務模式,推廣新技術新設備,保障藕農、企業用電無憂。
荷藕加工企業負責人吳玉桃介紹,現在,他們采用電烘干升級荷藕加工工藝,改變了以往需要人員“連軸轉”倒班值守的困難,采用新工藝杜絕了燃煤烘干的粉塵雜質,保證了荷藕產品的品質,既環保安全又省事、省錢。
寶應縣射陽湖供電所所長蔡錦春告訴記者,他們提前對接荷藕種植、加工企業,按生產需求,新架設線路5600多米,全力保障荷藕灌溉、冷藏、烘干等各環節的電力供應。
今年初,寶應縣獲得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稱號,荷藕常年種植面積10萬余畝,年產值將達44億元。同時,通過荷藕產業帶動全縣6.5萬人就業,人均增加收入3-5萬元。
寶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徐桂紅介紹,寶應以荷藕產業為先導,以射陽湖、廣洋湖、望直港和魯垛鎮為主體,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從荷藕生產、加工、銷售到科研、文化、旅游等方面,推動關聯產業融合發展。
作者丨徐圓明 張帆 蔣琰
單位丨揚州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