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已收獲10.46億畝,完成80.1%。
在安徽潁上,72萬畝水稻收獲進入尾聲。今年當地將全部收割機加裝了減損設備,水稻機收損失率平均降低至1.6%。
吉林省今年大力推廣高效、智能、精細化作業的農機裝備,可以實現玉米摘棒、脫皮甚至秸稈還田的全程機械化收獲。
山東省慶云縣今年采用農田暗管排灌新技術,達到節水灌溉和調節土地鹽堿成分的目的,讓鹽堿地長出了高產米。現在,6000畝水稻進入集中收獲期。
湖南益陽的179萬畝晚稻進入收獲高峰,今年當地試點在12個產糧鄉鎮推行土地數字化改革,將經營權實行數字化登記后進行流轉,通過全程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在寧夏固原,40多萬畝的蕎麥、燕麥、谷子等雜糧迎來收獲。今年,固原市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山區種植耐旱雜糧品種,通過配套種植技術,雜糧產量得到大幅提高。
秋糧持續收獲的同時,秋種也陸續展開。在河南葉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今年新投入使用的精量播種機可以精確控制播種數量,減少籽種浪費。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冬小麥播種過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