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上,依水而生的跑船人往來奔波,他們用辛勤勞作創造自己的生活,也見證者著大運河這條黃金水道的發展與變遷。
“到施橋了,馬上就要進長江了,安全方面你放心。”10月22日上午十點,京杭大運河揚州段,貨運船只川流不息,高郵貨船1888號緩緩駛入,“跑船人”劉林照例拿起手機,向家里報了平安。
劉林今年53歲,這趟船是他本月的第二次航行,要送貨到杭州。當船行至施橋船閘時,他不禁心生感慨。劉林說,以前到達船閘需要自己到調度室拿號,按照牌號進閘,過一道閘可能要等十幾、二十天。而如今,只要通過手機APP,就能提前預約繳費,正常情況下,不出半天,就可以過閘。
劉林告訴記者,他和妻子都是“船三代”,每個月他們都會在大運河上往返兩三趟,船既是經營生活的交通工具,也是移動的家。與十年前相比,現在的京杭大運河揚州段不僅通航效率顯著提升,沿岸環境也大為改善。船舶不僅可以在此停靠,還能享受充電、供水、快遞等多項便民服務,基本上已無異于陸地生活。
劉林“跑船”三十多年,對運河流域的變化了然于心。隨著現代航運示范區的打造,運河兩岸綠化美化,還建成多個文化主題公園。往返于這條流動的水上交通線,他們感受到了澎湃發展,心情格外愉悅。劉林驕傲地說,這十年,他已經換了幾艘船,船越換越大,幸福指數也在層層加碼。
“現在已經夠好了,我相信大運河揚州段將來還會更好。”千里運河,奔騰向前。劉林夫妻憧憬:未來,美好時代還會賦予跑船人更多的幸福感。
揚州航務中心施橋船閘航管稽征中心副主任吳本強表示,未來還將通過智慧船閘、智慧航道建設,為過往船員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通航服務,同時通過航道整體環境提升,為廣大船民提供舒適的通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