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六套中心社區灣港村,玉米地一望無際,滿眼銀須,一排排玉米就像整裝待發的士兵,碩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軍功章掛在胸前。響水縣六套中心社區黃河故道沿線灣港、皂角、引河集、同興等村靠著3000畝鮮食甜糯玉米基地實現人均增收超3000元。
村集體增收了,農民收入也在不斷提高,灣港村楊傳花正是其中之一。幾年前,楊傳花的兒女相繼外出務工,老兩口在家務農,收入也不高,自從村里建起了鮮食甜糯玉米基地,安排楊傳花到基地打工,每月都能拿到穩定的工資補貼家用。“在家也沒什么活干,村里安排我到基地除除草、打打農藥,一天也能掙個一百多塊錢。”楊傳花高興地說。
六套中心社區黃河故道沿線村莊由于沿襲“麥茬稻、稻茬麥”傳統農作物種植,經濟效益差,農民致富無門路。今年以來,為搶抓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綜合開發機遇,加快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步伐,社區按照響水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五個一”目標要求,經過反復調研論證,與上海鹽之味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總投資超3億元的志禾鮮食甜糯玉米種植加工項目,著力培育種源、基地種植、工廠加工、物流配送、品牌、電商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用3年時間發展10000畝鮮食甜糯玉米產業基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能量,加快打造黃河故道片區產業振興“新地標”,培育響水“第二個西蘭花基地”。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該區在黃河故道沿線流轉土地3000畝,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施鮮食甜糯玉米經濟帶,全力培植鮮食甜糯玉米產業發展新格局,以此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響水縣六套中心社區黨工委書記周勤春算了一筆“經濟賬”:現在每畝甜糯玉米產量約在3000株,按照統購價每株0.8元計算,一畝地大概純收入2400元,另外,甜糯玉米秸稈每畝也能收入400元。目前,該區3000畝鮮食甜糯玉米種植基地初具規模,喜獲豐收。
種下甜玉米,圓了農民群眾致富夢。六套中心社區通過發展鮮食甜糯玉米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在這片土地上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