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城市是“家”,那么街角路邊的每一個路燈、每一張座椅乃至每一個垃圾箱都是“家具”,是城市這個“大家庭”里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以來,按照《無錫市城市家具導則》中的相關標準,無錫對2022-2024年203個新改建項目中的城市家具開展全面提升,將人文關懷、智慧科技融入城市“軟裝”,為錫城市民打造一座更有溫度的精彩之城。
(相關資料圖)
“更新后的公交站不僅顏值高,而且更便利了。在等公交車的時候要是口渴了,旁邊就有自動售賣機。”
“公共廁所經過改造后,環境有了很大提升,設備也有了更強的科技感。”
“很多公共設施不經意間就變美了,給我帶來滿滿的‘小確幸’。”
市民紛紛點贊的正是錫城近來“悄然”出現的改變。走在路上,人們驚喜地發現,身邊的公共設施不斷更新改造,包括公交站臺、休閑座椅等,整個城市的顏值越來越高,生活也越發便利了。
在江陰市大橋路上,一批高科技公交候車亭分外吸引眼球:智能電子屏可以實現智慧導乘,顯示天氣預報及穿衣提醒;木質座椅的側面是usb手機充電口,左邊是智能分類垃圾桶,右邊是飲料自動售賣機。公共廁所也“不甘示弱”,除了提升顏值,智能洗手臺、自動取紙機、物聯網管理平臺等,實現了高科技“如廁”,還為戶外工作者配備了愛心驛站,冰箱、飲水機、微波爐一應俱全。
江陰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江陰市在推動城市更新的過程中,按照《無錫城市家具導則》的規范要求,積極推進城市家具應用工作。一方面,梳理建立4大類45項城市家具基礎底冊清單,完善運行數據底座;另一方面,建立城市家具“提前介入”機制,在各類城市新改建項目方案設計階段,通過部門聯審方式,提前融入城市家具元素,因地制宜選用符合項目設計風格和實際管理需求的城市家具,從源頭消解各類“建管脫節”的問題。
在無錫經開區,“城市家具”的“更新”“用心”處處可見。五湖大道、新園路上,近來有了很多休閑散步的好去處。漫步在人行道上,青翠芬芳夾道,園林風景與現代都市融為一體,新款休閑座椅讓人眼前一亮。各式各樣的造型設計、溫暖明亮的色彩調性、不同材質的精巧拼接,讓市民在享受靚麗風景的同時,還能擁有別致的“落座體驗”。
據介紹,目前,經開區城市家具運用覆蓋率已達40.7%,總投資超2億,新建改造公共休憩座椅230處,建成立信大道、萬順道、新園路、落霞小游園等9個城市家具示范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圍繞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無錫市城市家具導則》相關標準,203個新改建“城市家具”項目中,無錫今年計劃完成不低于40%、約80個項目,進一步增強市民對錫城的歸屬感。截至目前,28個項目已經完成了改造提升,另外53個項目正在施工中。
“城市家具”雖是城市景觀的“配角”,卻是市民生活的“主角”。隨著一個個城市公共空間煥新,無錫用心繪制有顏值有溫暖有內涵的宜居城市愿景,也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觸手可及的幸福。
來源:今晚60分
記者:錢鐘文 李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