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11月5日在武漢開幕,“百湖之市”武漢將向世界展示“濕地之城”的魅力和風采。
如果說水是這座城市的靈魂,縱橫交錯的大江大河與星羅棋布的湖泊濕地就是武漢的血脈。
這里曾是浩渺千里的古云夢澤,166處湖泊璀璨其間,165條江河奔騰不息。豐沛的水資源賦予了武漢極為厚重的自然稟賦和人文底蘊,造就了兩江三鎮的獨有格局。
武漢是全球現有國際濕地城市中唯一的千萬以上人口城市,這里淡水總面積占全市面積的1/4。草木繁茂,水清魚肥,候鳥期至,無數的生命脈動詮釋著濕地的美好,而它們的繁盛離不開武漢人的守護。
武漢立法在先,全局規劃,退漁還濕、生態移民:從大東湖治理到長江大保護,從六湖聯通、四水共治、到海綿城市等工程,大力度推進了濕地的系統保護和生態修復。
近十年來,武漢聯動全市12處宣教場館、69處科普基地和30余個非政府組織機構,堅持開展濕地保護和科普宣教活動,20余萬志愿者參與其中,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濕地保護工作機制,匯聚起濕地保護強大合力。
新華社《濕地公約》cop14前方報道組
素材支持: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