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畝均平均效益1500元左右,產品銷往蘇州、上海。同時,村里組織成立了合作社,大家抱團闖市場,帶動村民共同致富。”韭黃種植大戶朱金華說。眼下,韭黃迎來生長有利時機,在江蘇省泰興市虹橋鎮毗蘆村韭黃種植基地,村民們為韭菜搭建大棚,培植韭黃。
生產規模化、管理標準化、銷售訂單化
“我們住在附近,在這邊打工,一天都有五六十元錢,一年能掙到兩萬元左右。”村民張雪蘭說。為推進韭黃種植項目又好又快發展,毗蘆村建立健全“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聯接機制,全村成立4個專業家庭農場,農戶流轉土地,合作社組織生產,公司負責銷售,讓土地產生最大效益。類似的農業產業項目,盤活了土地資源,帶動集體群眾共同增收。至三季度末,江蘇省確認泰興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1個,目前已完成投資19.65億元。
農村電商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新街鎮南新街村樂呦小農場,村電商服務專員正指導業主葉琳斐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副產品。“今年,電商銷售額達到18萬元左右,基本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我們還計劃把林下雞、鴨、鵝產品都通過電商的方式對外銷售,同時借用直播平臺開展農旅融合,吸引更多人來線下體驗。”樂呦小農場有限公司負責人葉琳斐高興地說。今年以來,泰興市主動上爭各類涉農資金,分解實施18個村級增收項目、涉及79個村居,預計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增幅達6%以上,村居平均收入達75.5萬元左右。
今年以來,泰興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動強村富民行動,促進集體、農民同步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特色富民種植項目、農產品電商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勁頭充足。截至9月底,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23.4元,同比增長7.8%,增幅列江蘇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