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堅持把“頭雁競飛”振興村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黨建的頭版頭條,聚力攻堅、全力突破,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動能、治理效能。
以“引”促發展
“想要帶領村民致富,要學會向土地要效益、用產業謀發展?!睆堬w是山東省壽光市蔬菜協會會長,今年,蔡集鎮田洼村聯系到他,希望他擔任本村的“名譽書記”,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為了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雙增收,我立足自身優勢,在田洼村創辦了江蘇慕東生態農業科技公司,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創收?!睆堬w介紹。
宿城區積極推動“頭雁競飛”振興村集體經濟工作,大力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雙百計劃”,為全區涉農村(社區)選聘百名“名譽書記”、實施百個“強村項目”,推動各村(社區)黨組織主動對接在外鄉賢,邀請調研考察指導,鼓勵回村干事創業。截至目前,宿城區已為涉農村(社區)選聘了127名“名譽書記”、實施了134個“強村項目”。同時,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共建協議,為23個重點村(社區)選配“金融書記”為村級項目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會同農業農村局開展“農技專家下基層”活動,著力破解鄉村振興缺“人才”、缺“項目”、缺“資金”問題。
以“聯”聚合力
“我們村今年被列為振興村集體經濟‘重點村’,前期的收入來源很少,經濟效益也不好。這次區級層面給我們村專門安排了區領導、區直單位來掛鉤指導,幫助我們引入了葡萄精品采摘園聯建項目,還指導我們成立村集體物業公司。和我們掛鉤的區直單位承諾后期會定期幫我們引入更多的發展項目!”陳集鎮龍潭村黨支部書記劉吉鋒介紹,龍潭村在掛鉤區領導和區直單位的幫助下,今年9月底村集體經濟收入就已經突破了50萬元。
宿城區針對村集體經濟低于30萬元的重點村落實“六個一”掛鉤幫扶機制,明確區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把方向、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掛村扛責任、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包村抓落實、鎮(街道)“第一書記”駐村解難題、區直機關單位結對幫村助發展、區級組工干部駐點督村求實效,同時,建立聯席調度機制,推動多方掛鉤主體定期協商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掛鉤區領導累計領辦強村項目32個,區直部門直接或間接帶動41個強村項目下沉。推動新老書記、專家顧問、強村弱村簽訂“共助共建”協議,通過雙向交流、雙向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提升。
以“賽”提素能
“推動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融原則,幫助不同村(社區)建立‘跨村聯建’工作機制,實現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并通過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等方式,引導整合項目資金、共用勞動力,推動各類資源下沉,融入鄉村振興大局?!彼蕹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慶松點評道。
全區建立“月度鎮級觀摩評比、雙月區級觀摩評比、季度‘擂臺對決’、年度評比表彰”推進機制,通過實地看、現場聽、群眾評等方式,全方位考察各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扎實推動村“兩委”干部培訓全覆蓋,邀請有關專家現場授課、模范典型現身說法,全力提升強村富民的本領。開展“三對標三提升”活動,即50萬元以下村居對標100萬元以上村居,提升發展的思路水平;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村居對標200萬元以上村居,提升發展的自主能力;100萬元以上村居對標區外市內明星村,提升發展的質態成效,讓每個村居都有學的目標、追的標桿。(李前秀 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