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進入11月,颯爽的秋色在長江常州段沿岸鋪陳開來,水波蕩漾的江面,陳開富駕駛著護漁艇,日復一日進行著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的巡江工作。“眼下正是傳統的江蟹季,我和隊友們得加大巡邏頻次?!?/p>
陳開富是新北區春江街道的一名護漁隊員。因巡護工作成績突出,不久前,陳開富受國家農業農村部表彰,獲2021年度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員三等獎,他也是全市唯一一名獲此殊榮的護漁隊員。
陳開富今年56歲,是春江街道新農水產村人。就在2年前,他還是一位靠捕魚為生的漁民,“靠江吃江”有40年了。新農水產村依長江而生,這里的村民,曾祖輩靠捕魚為生,陳開富家也不例外,“一條破船掛漁網,祖孫三代共一船”曾是他家的真實寫照。隨著2021年1月1日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工作的全面啟動,春江街道著手組建常州市首支漁民護漁隊,90名建檔立卡漁民“洗腳上岸”,陳開富也收起漁網,從捕魚人變身成護漁人。
“護漁隊一共有12人,分4支小隊,巡邏區域西至肖龍港,東至與江陰交界的桃花港,工作職責包括禁捕護漁巡查和宣傳,并對禁捕巡查發現的各類網具進行集中清理、銷毀,維護水上生態環境?!标愰_富說,隊員們充分利用對水情、魚情熟悉的優勢,全天候守護春江街道4.8公里長江干流,確保24小時護漁“不打烊”。
1年多來,陳開富每天至少巡護15公里以上,撲面的江風冷雨、頭頂的驕陽烈日,在陳開富的皮膚上鍍了一層醬色。“每天8小時巡邏,對體力和眼力都是一種考驗,一般人還真扛不過來?!标愰_富說,最難熬的是冬天,江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風可以透過棉衣鉆進身體,冰冷刺骨。
截至目前,護漁隊共出動護漁隊員3990人次、出動護漁船130余次、水上巡查1000余公里、制止驅趕非法垂釣人員220余次,放生漁獲物59起32公斤,配合執法30余次。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長江水域春江段違規垂釣、非法捕撈等行為明顯減少,周邊的生態環境日漸轉好,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也頻現江面。
“江豚迎著波浪翻滾跳躍,江豚愛吃小魚,它追逐小魚時,魚兒不停地跳出水面,這時空中就出現了魚雀,魚雀緊跟著江豚,啄住躍出水面的小魚?!痹跐O船上出生、長大的陳開富對江豚有著特殊的感情,這幅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已在陳開富視線里中斷了許多年,再次見到童年時的“玩伴”,陳開富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現在每月收入3000多元,盡個人之力維護長江生態,我很開心,也更堅定了我將‘禁漁’之路走下去的信心?!保ㄐ炖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