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招商擘畫城市未來產業新版圖;25屆投洽會新老朋友共話新機遇共商新發展,徐州與歐洲國家項目合作對接會將發展眼光瞄準歐洲,淮海人才峰會、彭城海外英才薈再次吹響人才集結號。
(相關資料圖)
秋冬交替的徐州,正用一次次誠摯的拜訪,一次次務實的對話,向全世界表達著徐州尊重人才、尊重企業家的決心和恒心。
人才因產業而聚,城市因人才而興。
徐州的恒心和決心也換來了企業和企業家們的真誠回應,一批企業加快了在徐增資擴產的步伐,成為這個秋冬徐州產業發展大潮中的一抹亮色。
從“1”到“群”
龍頭企業持續投資意愿強
初冬時節,楊山路上的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里,是邊生產邊建設的火熱景象。目前,廠區兩大車間滿負荷生產,在廠區邊角地投資1.5億元擴建的固體制劑生產線項目已封頂,預計2023年部分產線可投產,全部投產后,預計到2025年可新增產能40億片(粒),新增產值25億元。
除楊山路廠區外,在銅山廠區,恩華藥業還有4個增資擴產項目正在同步進行中,涉及藥品制劑、脂肪乳注射液、口服液、鼻噴劑產能等,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帶來超50億元的新增產能。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里,6萬噸顆粒硅產能火力全開加緊生產,4萬噸顆粒硅產能技改項目現場,建設工人忙碌有序,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穩進快進,以早日實現10萬噸產能全部釋放。
作為徐州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江蘇中能硅業2006年落戶徐州后,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累計投資20多家企業,其中8家企業注冊地在徐州,如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外8寸、12寸半導體大硅片廠家的主要供應商,逐步打破國外高純度材料壟斷。
鯤鵬路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內,擴產項目工地上鋼架林立,施工繁忙。新擴建的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制造基地超大廠房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結構及設備安裝,預計年內可實現試產,全部投產后,可實現超過10個億的新增產值。
作為徐州“一號產業”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近年來,徐州通過騰籠換鳳和報批報征保障工程機械產業用地2000余畝,助力徐工不斷壯大產業“噸位”。徐工特種起重機械、徐工履帶式起重機械、徐工港口機械、徐工養護機械、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等一大批增資擴產項目順利建成,有力保障了徐工連續兩年挺進全球前3強。
平均每四年增資擴產一次! 作為在徐州發展多年的大型外資企業代表,蒂森克虜伯羅特艾德(徐州)環鍛有限公司針對徐州基地第四次增資擴建的重大項目——蒂森克虜伯羅特艾德(徐州)環鍛四期正在加快推進中,四棟高標準廠房已具備使用條件,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圍護結構施工及設備安裝,全部建成后可年產15萬噸大兆瓦風機用無縫環鍛件。
蓬勃啟航
新生企業扎根共贏未來
大干快上、馬不停蹄的生產、建設熱潮正一掃初冬的涼意,讓人心潮澎湃。
11月14日,位于徐州經開區的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二廠智芯集成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進行純水、動力設備安裝。為進一步擴大產能,今年下半年,江蘇中科智芯啟動了二廠智芯集成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全部投產后產能將增長到年產100萬片12英寸晶圓。
集成電路與ICT產業是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的重要板塊,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一批新生企業先后落戶徐州發展。
11月15日,第三屆亞太碳化硅及相關材料國際會議暨首屆第三代半導體徐州金龍湖峰會上,北京天科合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8英寸導電型碳化硅襯底發布,公司總經理楊建還宣布,將在徐州經開區啟動子公司江蘇天科合達二期年產16萬片碳化硅襯底晶片以及三期100萬片外延片項目建設,攜手徐州共同發展,徐州將成為天科合達系列新品的重要量產基地。
在11月10日舉行的中國徐州第二十五屆投資洽談會上,創維集團創始人、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應邀出席大會。
從2018年在徐首次投資建設江蘇開沃汽車有限公司,到今年9月底,創維汽車旗下維能動力電池投產,黃宏生已在徐投資了兩個工廠。此次投洽會上,黃宏生再次和我市達成投資意向并簽約,未來,維能電池項目將繼續擴大產能,增設電池塊生產(組裝)產線,以進一步拉長產業鏈。
厚植沃土
打造企業增資擴產生態鏈
“在徐創業的短短幾年里,無論是項目建設還是企業發展,都得到了當地政府很多支持,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也加倍感受到了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胸懷。”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大平是一位半導體材料研究領域博士,他說,好的政策和環境,讓他對中科智芯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增資擴產少了很多顧慮。
企業要發展,不僅要“打鐵自身硬”,還需要政府厚植投資興業沃土,以一流服務和環境讓企業安心謀發展。
以大力培育“343”創新產業集群為目標,徐州一方面通過“放管服”改革、銀企對接等為企業創立、落戶提供便利準入環境,一方面通過重點企業培大育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攻堅、小升規、上市企業“鵬程計劃”,智改數轉三年行動等專項行動,精準梯次育企強企,助推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
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大力扶持引導小微企業上規模。下達專項資金,引導企業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方面走深邁實。建立200家“專精特新”重點培育企業庫,成立為“專精特新”企業辦實事工作專班,幫助企業解決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困難。
支持徐工集團加快建設世界級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重點培育江蘇新春興等20家百億級大企業(集團),培育萬邦醫藥等百億級潛力企業;已形成“目標企業32家、培育企業96家、儲備企業290家”三級梯隊上市后備庫……
11月4日,徐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啟動建設,高校、人才、科研機構等創新資源將加快向示范區集聚。
根植徐州,持續投資,創業圓夢,徐州正和更多的企業和人才攜手并進,共贏未來。
文字:季芳
圖片:鄭舟 金龍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