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22日電(記者徐海波 龔聯康)輕點鼠標,敲擊鍵盤,便能操作全流程生產;坐在辦公室,看著屏幕,廠區運行狀況也能了然于胸……當“老字號”工業企業邂逅5G+工業互聯網,立時就有了“從內而外”的輕盈感。
機器轟鳴不斷,設備運轉不停,車間卻尋不見忙碌的工人。辦公樓內,幾名工作人員注視著中控大屏,間或在操作界面上點擊指揮。置身于“百年企業”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黃石廠區,記者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科技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如今,工人不用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只需按幾個鍵就能完成水泥的全流程生產。”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湯峻說?!巴ㄟ^5G+工業互聯網技術,礦山、車間及采購、物流等環節都可互聯互通,數字化管理實現了閉環?!?/p>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廠區中心控制室。(受訪者供圖)
“不僅是工廠車間,就連曾經塵土飛揚、人車混雜的礦山也都用上了新技術?!睖榻B道,“以前,華新的很多礦山都同時有兩個卸料口和三支車隊在運作,開采運輸成本居高不下?!?/p>
如今,通過“智慧礦山”優化調度后,礦山基本解決卸料口的擁堵現象,此外還在骨料業務提產35.2%的情況下,減少了36%的運輸力量。
驅車進入武漢鋼鐵有限公司廠區,遠近林立的高爐像是身型巍峨的“鋼鐵巨人”,俯視著這片“沸騰”多年的熱土。作為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武鋼近年的變化令人矚目。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煉鐵操控中心內景。(受訪者供圖)
走進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的煉鐵操控中心,原料、焦化、燒結、高爐等控制單元依次排開,每個控制單元都坐著數名值班員,他們時而抬頭注視墻面監視大屏,時而自如地調試著電腦數據模塊。
“實時畫面來自2號燒結機運作現場,燒結機的所有操作,我這里都能遠程實現?!痹跓Y中控單元,工作人員胡皇向記者介紹道。“在操作系統的幫助下,燒結工序的人力大大節省,以前我們近30名工作人員要一刻不停地守在燒結機跟前,現在除了中控室的2名操作員,現場僅需保留少數幾名同事?!?/p>
記者移步高爐控制單元,這里的值班員正密切關注著高爐的運行,根據即時數據,調節著用料和溫度。“這些操作依托于實時反饋,很考驗網絡傳輸速度,5G的應用使得這些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六號高爐的區域工程師劉晗說。
武鋼高爐中控單元的值班工程師正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龔聯康 攝
據介紹,武鋼當前已經建成了5G+全連接工廠,在能耗降低10%、人力成本減少23%的情況下,生產效益提升了19%。
今年以來,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始建于1934年的“老字號”船企——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也迎來了智能化升級改造。
該公司雙柳裝備制造基地通過布局5G定制網,建成了集視頻監控、周界報警、作業管控、智能巡檢、網絡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5G+智慧安防監控平臺。在公司數據中心,記者也看到,該平臺實時收集、分析從作業現場回傳的各項數據,監控、生產和廠區環境狀況完完整整地顯示在“一張圖”上。
“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坐鎮中心,掌控千里之外。”武船信息技術部副部長袁麟說,“5G+智慧安防監控平臺是基地投運的首個智慧化項目,為后續5G規?;瘧米隽虽亯|,也將開啟船舶制造數字智慧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