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瑞在辦公室里制定拍攝任務。 方偉彬 攝
(情滿大灣區)香港青年大灣區的電影夢:用鏡頭記錄時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廣州11月26日電 題:香港青年大灣區的電影夢:用鏡頭記錄時光
中新網記者 方偉彬
緊鄰著廣州跑馬場的跑馬地大廈里,臨近傍晚,一群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的青年電影人仍在忙碌。這群青年辦公所在的樓層,從窗內望出去,可以俯瞰暨南大學,那里是他們電影夢開始的地方。
陳嘉瑞向記者講述“薪傳時光”創辦至今取得的成績。 方偉彬 攝
“我們的團隊‘薪傳時光’是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的7名學生創建的?!比涨?,團隊創始人、香港青年陳嘉瑞接受中新社專訪,帶領記者走進了他們的電影世界。
陳嘉瑞向記者介紹“薪傳時光”是暨南大學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 方偉彬 攝
陳嘉瑞介紹,團隊名字中的“薪傳”代表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精神,“時光”代表團隊成員在校讀書時成立的社團“時光機”影視協會。
“薪傳時光”成立于2016年,發展至今,團隊成員已經有40多人,年均產出各類影視作品300余部。作品中既有獲得“全國第二屆平安中國微電影微視頻比賽”十大微電影獎的《天平》,又有綜合觀看量破億次的反洗錢宣傳教育短片,還有獻禮北京冬奧會的澳門MV《百年盛放》……
在陳嘉瑞的記憶中,《天平》是團隊的第一個商業項目,意義非凡。他說:“接到這個項目時,我們正好大學四年級,正處于擇業、繼續進修的抉擇期,我們勇敢的決定創業開影視公司?!?/p>
“薪傳時光”團隊拍攝影片。(資料圖) 陳嘉瑞 供圖
現實并非想象中順利,在足足堅持半年后,才迎來了轉機。在這半年里,公司從學校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搬到了一路之隔的跑馬地大廈。陳嘉瑞帶記者參觀了創業之初的第一間辦公室,“一度有20多人擠在這間3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里,為節省開支,落地窗被當成了黑板,用油性筆在玻璃窗上寫下拍攝項目、工作安排?!蓖瓿伞短炱健泛?,沒有接到任何商單,團隊就嘗試拍攝各類型的影視作品。
半年后,《天平》陸續獲得國家級、廣東省市級的獎項,為“薪傳時光”團隊打響了知名度。陳嘉瑞坦言,《天平》得獎原因不在畫面多漂亮,或者拍攝技術多好,而是因為影片來源于真實故事,能夠打動人心。
創業之初,為了節省開支,落地窗被“薪傳時光”團隊當成了黑板。(資料圖) 陳嘉瑞 供圖
陳嘉瑞自小受香港電影熏陶,來到內地讀書學習工作后,他發現內地的影視市場更大,有很多故事值得拍攝。
“薪傳時光”團隊拍攝了各式各樣題材的影視作品,抓住了內地短視頻蓬勃發展的紅利期。截至目前,“薪傳時光”陸續在廣州南沙、黃埔及澳門設立了公司,業務也從視頻拍攝擴展到了動畫制作、活動策劃、新媒體運營、創意設計等。
回憶創業之路,陳嘉瑞說,最幸福的時光是在校園。在暨南大學,陳嘉瑞與幾位同學從學校飯堂的一方餐桌上開始,成立社團,再到畢業成立公司,學院老師一路支持他們發展。
“薪傳時光”團隊在戶外拍攝影片。(資料圖) 陳嘉瑞 供圖
現在,陳嘉瑞還有一個身份是暨南大學暨南義工團的會務顧問,團隊每年還會舉辦70余場公益宣傳活動。他說:“團隊盈利后,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回饋母校、回饋社會?!?/p>
華燈初上,“薪傳時光”里的年輕人仍在忙碌中,這群青年的電影夢正在大灣區慢慢實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