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江蘇省句容市人社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扣全市產業強市戰略,深入實施“福地句才”工程,堅持“引才、育才、留才”三向發力,不斷升級人才政策,全面優化人才服務,推動“人才鏈”“產業鏈”融合發展。
“群燕”“金燕”廣覆蓋,真金白銀留人才
優化政策體系。先后出臺高校畢業生“群燕齊飛”工程和青年人才“金燕來巢”計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就業扶持、生活安居補助,為技能人才、專技人才提供獎補等激勵措施。深化政策落實。設立人才服務專窗,開通人才服務熱線,安排人才專業骨干,全面做好政策解答、業務受理、材料審核等工作。借助“鎮江智慧人社”網上平臺,全面推進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線上申報,優化申報流程。2022年以來,先后發放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101.94萬元,惠及280名高校畢業生,累計為232名見習人員發放見習補貼153萬元。強化政策宣傳。通過發放宣傳折頁、開展企業走訪、舉辦業務培訓等方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推出《JU福地 “才”精彩》系列視頻宣傳報道,將政策宣傳融入情景故事,及時通過句容發布、句容人社、句容人才等微信以及高校平臺進行推送。
“線上”“線下”齊發力,多措并舉引人才
開展專場招聘。有針對性地組織全市重點企事業單位赴南京、鎮江、蘇北、武漢、銀川等地高校開展專場校園招聘,積極搭建人才供需對接平臺。將人才招聘與地攤經濟結合,在吾悅廣場、葛仙湖等熱鬧街區舉辦人才夜市,進一步暢通人才招引渠道。崗位云端直播。積極克服疫情對人才招引的不利因素,采取線上方式,通過“云招聘”“云宣講”“云面試”“云簽約”,向各大高校拋出引才橄欖枝。今年以來,開展線上招聘、直播帶崗和招才引智云聘月等活動10余場次,吸引了萬名大學生在線觀看。常態校企合作。先后在全市81家企業和全國20所高校設立人才工作服務站,通過信息共享、專題調研、見習引薦等方式,建立起校企人才合作長效機制。同時,組織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學子走進句容名企,助力企業攬才。今年以來,累計引進大專以上人才4219人。
“創新”“創業”雙驅動,厚植沃土育人才
培育青年創業。堅持“以賽促創”,連續8年舉辦青年大學生創業大賽,累計為總決賽186個獲獎項目發放項目支持資金630余萬元。今年,句容市人才辦、統戰部和人社部門聯合舉辦了“福地句才”海外人才創業大賽,吸引了40余個項目參賽,已完成落戶項目2個,10余個項目達成落戶意向。培育科研創新。深入實施博士后卓越計劃,先后在寧武新材料、建華建材、金合能源等重點人才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其中國家級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創新實踐基地8家(含區域站2家),累計引進在站博士后14人,以“借腦留智”助力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攻關。培育技能工匠。全面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職業技能競賽、鄉土人才培養等,積極挖掘和培樹全市各領域的能工巧匠。3年來,新增鎮江工匠6人、江蘇工匠4人、江蘇大工匠1人,全市高技能人才總量37385人,每萬名勞動力高技能人才數達918人。(鄒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