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江蘇工業呈現持續恢復態勢,規上工業增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個設區市工業生產均保持回升態勢。企業加大研發新品、拓展市場力度,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的較快發展,支撐了江蘇經濟在逆境中攀升。
【研新品拓市場 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升至48.9%】
(相關資料圖)
江蘇省工信廳最新工業分析顯示,1-10月江蘇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累計增長5.1%,比前三季度增幅提高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回升。全省規上工業營業收入1-10月同比增長6.7%,比同期工業增速高出1.6個百分點。這表明,江蘇工業在恢復增長的同時,運行態勢同步改善。超六成行業實現增長。13個設區市工業生產均保持回升態勢。
在江蘇康緣藥業有限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與仝小林院士團隊共同研發的“散寒化濕顆粒”近日正式獲批上市,被納入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新版診療方案。正是由于扎實的研發創新能力,企業得以及時研發出新品,今年產銷同比增長20%以上。
江蘇康緣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春說:“目前,企業擁有50個新藥,在手研發的新藥還有45個。技術創新形成梯度效應,保障企業穩定快速發展。”
包括“散寒化濕顆粒”在內,今年,全省1802項技術創新項目被列入《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這些項目均以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為研發主體,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過1100件。一些市場急需、應用前景廣的項目,在省級“產學研用金”的支持引導下快速產業化,使得今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升至48.9%。
【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全國第一】
不僅要高精尖,更要集群發展。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正是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由之路。相比傳統產業集聚區,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綜合實力更強、協同創新水平更高。近日,在徐工塔機智能制造基地,一種超大型塔機正式下線,即將發往常泰長江大橋建設工地。該塔機起重力矩15000t·m,最大起重量600t,獨立起升高度92.5m,附著后最大起升高度可達400m以上,刷新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機紀錄。
徐工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米成宏說:“徐工XGT15000-600S攻克20余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全球首創了雙臂架模塊化等多項技術,引領了大型橋梁超大模塊施工建設新方向,伴隨產品向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高附加值、大噸位升級。2022年,徐工超大塔機銷售收入實現了倍增。”
以徐工為代表,徐州工程機械集群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千億俱樂部的兩大集群之一,加之引進霍尼韋爾電機驅動及控制研發和制造基地等33個工程機械及關聯產業項目,產業集群集聚更具規模。日前,工信部公布了全國首批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江蘇占據10席,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第一。其中,6個集群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全省制造業比重達70%,這些日益壯大的產業“航空母艦”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郝朦 李棟 章斌煒 供片臺/連云港臺 徐州臺 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