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視網消息:祁連山橫跨青海、甘肅兩省,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在首批25個山水工程中,這兩省相關項目均入選試點。如今,通過連續整治,當地水源涵養功能逐步增強,凍土穩定性不斷提升。下面,我們就隨祁連山腳下的生態管護員們一起去看看新變化。
總臺記者 李奕璋:我現在位于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核心區八一冰川,這里的海拔有4700米,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冰川高度目測在十幾米到20米,猶如一堵巨大的冰墻橫跨在山梁之上,連綿不絕。今天我們跟隨管護站的工作人員來到這里,記錄他們的巡護工作。
沙龍灘管護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八一冰川開展巡護工作。為了保護核心區的生態環境,這里不對外開放,他們定期要來到這里巡邏,同時也記錄這片區域的巖羊、雪豹等野生動物數量。八一冰川是一個發育于平緩山頂的冰帽型冰川,也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域的源頭,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保障北方地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
青海省祁連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馬文舉:近年來,通過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工程,我們在八一冰川保護區修建了高標準防護圍欄和幾處保護站,有效減少人為干擾,減緩冰川消融的速度。
2017年,祁連山青海片區被列入國家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總投資20億元,開展水源涵養功能提升、生態修復制度創新等4大類共134個子項工程,覆蓋范圍近6萬平方公里,當地主要通過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飲用水源地保護等治理措施,重點解決地質災害、環境污染、濕地破壞等影響區域性生態安全問題。
青海省祁連縣山水林田湖項目管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郭銀良:項目實施5年來,試點區重建了1.5萬畝草場,重點解決了全縣7個鄉鎮45個行政村5.2萬人的飲用水安全隱患等問題,全面提升了祁連縣生態環境標準,黑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據介紹,試點5年來,祁連山青海片區2690公頃歷史遺留無主礦山,6.5萬公頃的鼠害、黑土灘及1500公頃荒漠化草地得到修復治理,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在祁連山地區發現雪豹、巖羊、黑頸鶴、藏原羚、唐古特紅景天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77種,高原珍稀瀕危物種日益豐富,切實保障了西北內陸地區和國家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