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市級以上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比例達100%;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率近80%,接近十年來最好水平;堅決防止高耗能排放項目落地,勸退、拒批、緩批十多個項目,總投資額達上百億元……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方式轉型、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協同的標桿城市正向人們走來。
(資料圖)
治污攻堅,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家鄉的藍天保衛戰成果喜人!”前不久,泰興市虹橋鎮的劉先生將窗外的藍天白云隨手拍下,配文曬在了朋友圈,引來眾多點贊。
如今的泰興,“抬頭可見的天空藍、推窗可見的生態綠、低頭可見的河水清”。數據顯示,2022年,泰興全市PM2.5年均濃度為30.3微克/立方米,較2021年下降2.2%;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79.2%。同時,14個市級以上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類比例均達100%。今年1月-11月,泰興市地表水水質綜合指數位居全省63個縣(市、區)第10位。
統籌地上與地下、岸上與水里、城市與農村。近年來,泰興市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防治,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科學治氣,撐起“一片藍天”。圍繞實現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泰興市實施餐飲行業油煙整治專項行動,推進大型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在線監控并聯網;大力推行“綠色施工”,推進清潔城市行動,減輕揚塵污染;以化工、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領域為重點,高效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
精準治污,守護“一泓碧水”。為讓河道“清水長流”,泰興市深入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消滅城區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提高鄉鎮污水治理覆蓋率;穩步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對斷頭河浜實施清淤、生態修復等工程,讓水體“活”起來;加快推進11條骨干河道排口“查、測、溯、治”系統治理,加強重點斷面、入江支流的水質監測預警,努力消除通江河流劣Ⅴ類,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泰興經濟開發區建設206畝生態安全緩沖區(尾水凈化生態濕地),對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凈化,大大降低周邊生態系統壓力。
規范治廢,保衛“一方凈土”。泰興市有序推進土地復墾項目、規模化養殖場土壤環境監測,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規范實施污染地塊治理,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統籌建設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綠化垃圾等末端處理設施及收運體系,通過分類投放收集、綜合循環利用,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強化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控,截至目前,已納入系統運行企業616家;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大林業資源管護力度,每年凈增造林300畝以上。
同時,為實現標本兼治、長效管理,泰興市充分發揮領導掛鉤負責制、河長制、斷面長制、點位長制以及網格化等作用,構建完善更加科學務實的推進機制,確保各項制度落得下、落得實、落得好。
綠色轉型,擦亮生態發展底色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泰興市堅持久久為功,保持恒心定力,持續推動經濟“綠色化”、綠色“經濟化”。聚焦低碳循環,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搶占“綠”先機、加快“碳”行動,把“減”的要求、“降”的目標、“增”的導向落到實處,打好綠色轉型發展的“硬仗”。
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是泰興市龍頭企業,擁有多套世界級規模的化工裝置。今年年初,泰興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邀請國內權威機構專家上門服務,為新浦化學進行了節能診斷,制定“一企一策”節能降碳改進方案。在專業節能建議指導下,企業實施了烯烴裝置技術改造,不僅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讓企業享受到了綠色發展紅利。“通過此次節能診斷,識別出烯烴裝置蒸汽優化8個項目。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減溫減壓器項目的改造,累計節約蒸汽22萬噸,折合標煤4.5萬噸,節約人民幣約6000萬元?!毙缕只瘜W(泰興)有限公司烯烴裝置工藝工程師徐童說。
化工、機電、醫藥是泰興市的三大支柱產業。尤其是前兩大產業,構成了該市經濟的大半壁江山。但“十三五”以來的七八年時間里,泰興市已累計關?;て髽I約80家。以化工產業為重點的泰興經濟開發區以外,幾乎不留一家化工企業。
與此同時,泰興市著力改革,堅持源頭控制,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全市嚴把產業政策關、畝產效益關和環境準入關,堅決防止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落地。截至目前,共勸退、拒批、緩批不符合要求項目10余個,投資額上百億元。
“減法”對泰興化工業規模的影響不大,反而有效提升了行業的發展質量。近幾年的集中關停之前,泰興開發區之外的中小型化工企業本身就已受限,增長乏力。騰退之后,土地、環境等資源得以重置,整合之后可以再做“加法”,引進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企業。
目前,泰興經濟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以精細化工為基礎、以新材料和醫藥日化為主導的“1+2+X”現代產業體系,從傳統的氯堿、烯烴產品到醫藥、日化等新產品,化工產業關聯度達66%,精細化率達52%。開發區目前入駐世界500強企業19家,擁有氯乙烯、酞菁顏料、聚丙烯酰胺、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等17個世界“單打冠軍”產品。
泰興高新區積極構建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主導、科技服務業為支撐的“3+1”產業體系。近幾年,投資50億元的6GW高效異質結電池、投資10億元的綠能環保產業園、投資3億美元的江蘇先進技電半導體裝備等一批產業前沿、高新技術項目陸續落地,并已開始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
泰興化工業已由過去單一的基礎化學品拓展到現在的電子、食品、日化等精細化工領域,以及工程塑料、高分子及復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域,涌現出一批突破“卡脖子”技術的產品,實現了“按噸”賣向“論克”賣的轉變。
著力修復,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走在泰興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遠處江水滔滔、煙波浩渺;近處碧草如茵,植被蔥郁。三三兩兩的游人在蜿蜒的步道上悠閑地散步賞景,盡情地在陣陣江風中暢快呼吸。
幾年前,泰興市的長江岸線曾被成片的魚塘、小船廠和建筑占據。近年來,該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劃出50%的岸線實行永久性保護,實施12公里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工程,進行江灘清理、環境整治、江堤改造、場地修復、植綠建園以及內河水系溝通等,采取“高灘建設林帶,低灘栽植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復江灘濕地風貌。如今,該市沿江生態已實現“工廠變公園、船廠變森林、魚塘變濕地、江堤變賽道”的蝶變。
同時,泰興市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江、岸、村”一體化建設,先后投入8億元,將長江岸線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向縱深拓展,將大江風貌和田園風光有機結合,全域打造沿江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溝相連、農民富裕、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成長江大保護與鄉村振興融為一體的示范工程。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泰興市扎實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持久開展以“五面清潔”“六清四改”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農村改廁、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因村制宜發展休閑創意農業等特色產業和生態、綠色、無公害農業,打造一批特色田園鄉村、綠美村莊,加快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由“整潔”向“亮麗”轉變。
泰興明確,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美麗泰興建設”目標,將持續推進綠色發展,到2025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0%;省考以上斷面Ⅲ類水質比例保持100%,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市林木覆蓋率穩定在26.22%,確保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泰興全市上下將拿出一抓到底的狠勁、一鼓作氣的拼勁、一以貫之的韌勁,敢闖敢干、創新巧干、真抓實干,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泰興實踐,交上一份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