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這里能買到退燒藥嗎?”“可以,里面有醫生看診。”今天(12月19日)上午,在蘇州市虎丘區獅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剛剛啟用的發熱診室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來問診。
“我們這個診室占地面積212平方米,安排了7個醫護人員駐守,其中有3名是全科醫生。他們每天從早上8點運轉到晚上6點半。今天一上午,他們已經為150余位居民提供了看診服務。”獅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惠芬介紹,目前診室已制定了4小時輪班制度,確保以最高效率運轉。
這兩天,蘇州的發熱患者明顯增多,老百姓擔心和憂慮也與日俱增。“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跑到大醫院看發熱一是要排隊,二來也害怕不安全。”新升社區居民丁波告訴記者,聽說家門口開了發熱診室,就趕緊來找醫生問診開藥。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新建成的發熱診室開設了掛號窗口、診室窗口和配藥窗口,主要面向發熱患者,從而減輕聚集交叉感染的風險。居民依次掛號排隊后,按照指引找各自診窗醫生問診,再根據處方拿藥。雖然現場十分忙碌,但是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整體的流程秩序依然高效運轉。
應對疫情沖擊,分級診療是避免醫療擠兌的有效辦法之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發揮著“兜底”和“守門人”作用。“你的體溫不高,抗原也是陰性,應該是感冒引起的頭痛低熱,給你開一個銀黃顆粒,晚上沖服后要早點休息。”金色家園社區居民霍雅輝早上起床后感到身體不適,一度擔心感染了新冠,但發熱診室醫生細致地解答讓她緩解了不少焦慮。
李惠芬告訴記者,發熱診室內還配備了搶救室,一旦有患者出現緊急情況能夠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癥狀較為嚴重的居民我們再轉診至上級醫院,盡可能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現象。”
“我今天體溫有點高,站長告訴我這里新開了發熱診室,本來還擔心人多看不上,沒想到效率很高,比大醫院還要方便。”美團騎手陳佳宇正站在室外等待抗原結果,如果身體無恙,他下午將繼續開始接單。
據了解,除了在每個板塊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發熱診室外,虎丘區還在社區開設了發熱診療站,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就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