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觀察!攻堅千億級產業!宿遷推動新型工業化邁向“兩個更高”

2022-12-31 21:49:32 來源:宿遷學習平臺

打印 放大 縮小

工業經濟是“穩增長”的基石,臨近歲末,宿遷一個重磅政策正式出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工業興市、產業強市”戰略,集中資源力量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努力構建以千億級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12月28日,宿遷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宿遷市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未來三年,宿遷將以千億級產業培育為引領,聚焦聚力、擴量提質,推動宿遷新型工業化向更高能級、更高質量邁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意義非凡

當前,宿遷正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的起步階段,處在建設全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的關鍵時期,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具有非凡意義。

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具備規模優勢、完善生態、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是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由之路。

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是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有力支撐。

宿遷在“十四五”期間提出工業產值7000億元的奮斗目標,重點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是實現目標的關鍵,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各項目標的物質保障。從全省看,各市已經形成47個千億級產業,其中蘇北3個,成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量。宿遷目前尚未實現千億級產業突破,必須迎頭趕上,主動融入全省和長三角產業體系,深度參與區域分工協作,推動主導產業構筑規模優勢,形成集聚效應。

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是推進宿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抓手。

經過建市以來的內培外引,宿遷“6+3+X”產業體系初步成型,形成了一批在省內甚至國內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主導產業,特別是近年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對產業起到較強的引領帶動作用,部分優勢產業具備了向千億級產業沖刺的基礎和動能。

三年培育三個千億級產業

《行動計劃》指出,要堅持以量質齊升為方向、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企業培育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政策集成為保障,綜合施策,用三年左右時間,全力推動新能源、高端紡織、綠色食品三個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級。

其中,以晶硅光伏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2023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以化學纖維為支撐的高端紡織產業2024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以釀酒、調味品為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2025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一起來看看三大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新能源產業

重點發展光伏新能源,加快發展氫能、鋰離子電池、儲能,打造全國領先的“光伏之都”和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支持研發和運用雙硅、黑硅等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以及多主柵、多分片、并片技術,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推動光伏新能源重大項目建設,到2025年產值突破1200億元。

加快引進光伏玻璃、銀漿等配套企業和光伏生產設備企業,不斷擴大光伏應用規模,形成完整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

加快氫燃料電池項目建設,力爭打造國內技術領先的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

加快液流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儲能項目建設。

高端紡織產業

重點發展差異化、功能性、高性能化學纖維,大力發展品牌服裝、高檔家紡、產業用紡織品,放大“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效應,打造名副其實的“新興紡都”。

聚焦再生纖維、可降解纖維等領域,不斷擴大高端化學纖維比重。

推動百億級化學纖維重大項目建設,做大化學纖維產能規模,形成全國化學纖維產業新地標。

依托化學纖維規模優勢,引進和建設新品紗線、高端面料等中下游項目,不斷拓展戶外、裝飾等應用新領域,鼓勵發展衛生護理等醫衛用紡織品,不斷提升服裝創意設計,打造時尚品牌。

綠色食品產業

鞏固提升釀酒產業優勢,大力發展調味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加快打造“中國酒都”現代化樣板、“長三角中央廚房”。

重點支持白酒、啤酒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差異化釀酒企業,突破酒類風味設計、智能化釀造等關鍵技術。

持續塑造釀酒高端品牌形象,全力支持洋河股份做大做強,到2025年,酒產業產值突破600億元。

加快發展零添加、有機醬油、蠔油等健康、高端調味品,逐步向多樣化、復合方便化、營養保健化轉變。

發揮農副產品資源優勢,不斷提升肉制品、乳制品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探索發展蛋白質飲料、代餐食品等新產品。

實施十大行動 真金白銀助力攻堅

實施重大項目引建行動

按照“強鏈、補鏈、延鏈”方向,應用產業鏈招商熱力圖,借助產業大腦,精準編制產業鏈招商圖譜,精細謀劃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努力招引一批符合千億級產業方向的重大項目。健全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集中資源保障項目建設,每年實施千億級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項目70個、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50億元以上項目5個。

實施骨干企業培育行動

持續實施企業培育“5321”工程和鏈主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產業龍頭企業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做強做大,推動中小企業走高技術、專精特新、股改上市發展道路,重點培養一批技術密集、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骨干企業。

對銷售收入首次達10億元的企業獎勵20萬元,每新上一個10億元臺階再獎勵20萬元;對銷售收入首次達百億元的企業獎勵200萬元,每新上一個百億元臺階再獎勵200萬元。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獎勵50萬元,境內A股首發上市的獎勵300萬元;對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獎勵100萬元,省級獎勵30萬元;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獎勵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對產業龍頭企業全資收購本地上下游中小企業延伸拓展產業鏈條的,給予收購額3%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引進央企實施兼并重組的,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實施規模企業擴容行動

支持小微企業進規模,以營業收入1500萬元—2000萬元的小微企業和新投產招商引資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和“退規風險企業庫”,及時跟蹤在庫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積極推動企業“升規入統”。對首次升規入統且符合三大千億級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獎勵15萬元。

實施關鍵環節補強行動

圍繞產業重點方向,梳理制定產業培育關鍵環節清單,通過政策激勵、落實機制、組織推進,不斷補齊補強光伏配套等產業短板,重點突破一批關鍵產品和關鍵領域,加快打造完整產業鏈條。對屬于關鍵環節清單的項目,給予不超過實際投入20%的獎補,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實施對外開放引領行動

加大利用外資力度,引進一批龍頭型外資項目。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擴大制造業利用外資。實施德資突破戰略,拓展外資來源地。加強助企服務,鼓勵企業走“國際化”道路,穩定加工貿易,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到2025年,千億級產業年度利用外資1億美元以上,其中利潤再投資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實現外貿出口20億美元。

對千億級產業實際使用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給予不高于到資額2%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實施產業協同發展行動

支持產業龍頭企業將中小企業納入協作配套體系,實現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的深度產業協作配套模式。推動鏈主企業牽頭組建產業鏈共同體,整合上下游生產、供應等各個環節,建設產業鏈協作平臺。鼓勵龍頭企業開放資源,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對采購龍頭企業產品、年新增采購額不低于500萬元的中小企業,按其上一年采購額增量的2%給予獎勵,單個企業獎勵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打造一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大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編制產業核心技術清單,集中力量組織突破。支持企業實施“三品”戰略,不斷提升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支持企業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對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生的研發費用給予30%補貼,最高300萬元。對獲批國家級研發機構的,獎勵100萬元。對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分別給予100萬元、60萬元、40萬元一次性獎勵。

實施轉型升級提質行動

深入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龍頭帶動、百企智造、千企上云、萬企聯網”工程,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互聯網標桿工廠,打造一批標桿示范項目。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分級創建一批綠色制造示范,深入開展產業鏈重點行業能效對標活動。對信息化實際投入超過50萬元的項目,按照投入的10%給予獎勵,最高50萬元。對獲批省級示范智能工廠、車間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獲批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獎勵200萬元,行業級、區域級、供應鏈平臺獎勵100萬元,企業級平臺獎勵50萬元。對獲批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的獎勵50萬元。對獲批省五星級上云企業,獎勵30萬元。對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循環經濟項目,設備投資500萬元以上,按照6%獎勵,最高200萬元。

實施平臺建設突破行動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龍頭企業牽頭,科研院所參與,共同建設一批技術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圍繞工業互聯網等,培育引進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加強引進培育產業研究院,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能力。對服務千億級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期內給予最高1500萬元支持;運營期內績效評價“合格”以上的,按橫向服務收入實際到賬金額的15%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對評價為“優秀”的,再給予40萬元獎勵。對在產業研究等領域提供集成服務,獲批市級生產性服務業示范企業(機構)的,給予不超過20萬元獎勵。

實施要素供給集聚行動

整合金融、用地等資源,全力加大對千億級產業發展支持力度。設立千億級產業培育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支持新建項目落地和現有企業發展。健全產業金融服務機制,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優化排污總量指標管理,加強用地保障,強化用能保障,支持企業高薪攬才,對全職在宿遷千億級產業企業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企業提供年薪超過60萬元的部分,按30%給予企業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張云)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性按摩xxxx|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8|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18videosex性加拿大| 在线成年人网站| free性满足hd极品|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三级极精品电影| 把极品白丝班长啪到腿软|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男女之间差差差|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awyy爱我影院午夜| 美女羞羞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福利1000|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99爱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