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患兒1歲3個月,發熱驚厥,肌力下降、伴有嗜睡,急需轉院治療……”元旦假期前,寧夏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正在值班的普兒科副主任李磊在新冠病毒感染患兒救治轉運的微信群看到一條來自永寧縣人民醫院的轉院申請。
李磊告訴記者,醫院第一時間對患兒進行了全力救治,患兒情況雖有所好轉,但診斷結果一直不明確。診療團隊立即聯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姜玉武教授。“北京專家網上看了片子,診斷為新冠病毒相關的炎癥性腦病,指導我們激素可以暫時不用,如果白細胞介素升高導致病情加重,可以加用托珠單抗。”李磊說,在北京專家的幫助指導下,目前患兒病情穩定,治療情況明顯好轉。
寧夏和北京兩地醫生聯合診療,這在近期的寧夏危重患兒救治中比較常見。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寧夏迅速將重心轉到“保健康、防重癥”上來,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其中,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組織北京、寧夏兩地30余名兒科、PICU、新生兒科等專家,共同組成自治區危重兒童醫療救治專家組,包片指導全區新冠病毒感染患兒救治工作,全力護佑兒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目前,專家組正根據當前疫情發展形勢,對全區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和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給予技術支持,同時根據疫情發展需要及時開通遠程線上會診和急救綠色通道,對全區重癥、危重癥兒童進行會診和救治。專家組還通過“分片包干”對全區5市各醫療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必要時直接下沉基層醫療機構現場指導救治。
(本報記者 張文攀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