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整齊排列的集裝箱像一個個“俄羅斯方塊”,高處的龍門吊揮動臂膀,把它們抓起裝上列車,載滿“蘇州貨”的中歐班列就這樣駛向波蘭華沙……中國畫《中歐班列》記錄下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日常忙碌場面。
“當我第一次到中歐班列的起點,看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彩色集裝箱長龍,非常震撼!蘇州是制造業大市,列車上裝滿了電子產品和工業零件,像‘鋼鐵巨龍’把蘇州的產品帶往歐亞各國!”畫作者張娟把顯示器、二進制碼和光帶等蘇州工業科技元素融入畫面,與現實中騰飛的蘇州交相映襯。
2012年,第一列蘇州中歐班列始發,到現在已有十年時間。十年發展,班列由“蘇州-波蘭”單線單向,發展成為“蘇州-波蘭”“蘇州-德國”“蘇州-俄羅斯”等9條國際班列線路,出口單箱貨值長期居全國首位,為蘇州及區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十年間,班列發運數還實現了從1列到503列的跨越式增長,班列員工歐敏就是十年歷程的見證者。“發運初期,因為和空運海運不同,大家都在摸索,為了能讓貨物及時發運,我們每天都穿梭在鐵路西站和海關現場;隨著鐵路物流中心的建成、‘智慧海關’和‘集拼’模式的運用,大大減少了我們的人工操作環節,通關放行速度也加快了。”
“集拼”業務是蘇州中歐班列的強勢項目。蘇州國際班列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介紹,國內的集裝箱進出口數量嚴重不平衡,在出口箱需求量大增的背景下,“集拼”可以提高集裝箱使用效率。“現在蘇州企業可以把貨物集中到物流倉庫,等拼箱后集中出口。我們的車輛信息會自動關聯,倉儲系統同步更新,解決了企業‘一箱難求’的困難,也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據統計,2022年蘇州中歐班列開行進出口班列503列、搭載40呎集裝箱20625個、貨重39.96萬噸、貨值21.02億美元。
省委書記信長星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講話時強調,我們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把改革的步伐走深走實,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全力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把江蘇打造成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的強引力場、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五年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張帆也因此定下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標,“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數字化’,擬上線全程追溯系統,持續優化系統,實現對國際班列去程100%的實時位置追蹤,為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貢獻中歐班列的力量。”
大地為琴路作弦,縱橫捭闔總是歌。乘著中歐班列上的“蘇州號”奮勇疾馳,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強慧娟/文字 施彩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