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網訊 (通訊員徐書影 湯建榮 記者楊新明)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LNG接卸基地、全國最大的海上新能源發電基地,把如東推上全國綠色能源示范城的寶座,如東一舉成為全國碳減排的樣板。16日,如東縣發改委披露,2022年,如東綠色能源供應能力全省領先,累計外輸天然氣101.13億方,實現新能源上網電量130.07億千瓦時,年度綠色能源供應規模首次突破“雙百億”。
如東沿海年平均風速可達7.14米/秒、7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為357瓦/平方米、海上風能可利用小時數超過2800小時……坐落于南黃海畔的如東風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如東牢牢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在新一輪新能源開發中乘勢而上、搶占先機,全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實現了綠色能源產業由弱到強的華麗嬗變。截至目前,如東已建成新能源項目35個,并網裝機容量超600萬千瓦,LNG年接卸規模超700萬噸,是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發電基地和LNG資源集散地。
2022年12月31日,洋口港陽光島上的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迎來年度最后一艘LNG運輸船“麗納河”輪,此次它共送來超6萬噸液化天然氣。去年該站累計接卸LNG船舶82艘次,接卸總量713.5萬噸,氣化外輸101.13億方,相當于5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量,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作為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重點工程,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現有6座LNG儲罐,總罐容108萬方,最大儲氣能力為6.7億立方米,沖鋒模式下,單日最大氣化外輸量可達3900萬立方米,可滿足全省全行業2天的用氣需求,是當前長三角地區保障能力最大的“能源加氣站”。“目前,陽光島上共落戶4個LNG接收站項目,全部建成后,洋口港年接卸周轉能力將突破2000萬噸,年應稅銷售將超1000億元,成為我國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的重要交匯點。”如東縣委常委、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邵鋒告訴記者,“太陽島”LNG接卸基地承載能力為3000萬噸級,接續擴容未來可期。
在如東近海,除了平均每4天半能看到一艘LNG巨輪外,更亮眼的風景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風車森林”,它們矗立在蔚藍的大海中,吸風吐電、日夜不歇,平均每天能向華東電網輸送3500萬千瓦時電。“去年,如東新能源上網電量為130.07億千瓦時,超出全社會用電總量49.54億千瓦時,與傳統燃煤火電相比,相當于節約標煤377.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60.8萬噸,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張俊告訴記者,瞄準“十四五”期末建設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基地的目標,如東還在加緊布局光伏產業,積極推廣漁光一體、風光一體、農光一體項目。眼下,總投資超30億元的如東外農萬畝漁光一體復合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全面建成后,年上網電量為7.5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