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金山網訊 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足,“含綠量”更高,才是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該有的樣子。去年以來,江蘇鎮江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持續探索高顏值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經濟發展同生并存之路,服務于高品質美好生活。
統籌好節能降耗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對于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至關重要。據介紹,鎮江市發改部門牽頭建立重大項目能耗指標保障聯動機制,強化板塊聯動,全力推動能耗要素資源向主導產業、重點項目集中,同時統籌推進能耗替代指標優化配置和高效,“先后協調超15萬噸標煤的能耗替代來源,保障了一批重點項目用能需求”。
在此過程中,鎮江市加強對重大產業項目的跟蹤指導,依托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著眼于節能審查的各個環節,做到前期有人指導、報批有人協調、建設有人跟蹤,不斷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去年鎮江市129個新建全市重大產業項目,95%已通過節能審查。
堅持循環發展,持續推進資源利用效率。近年來,鎮江市持續深入開展禁塑行動,圍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重點環節,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根據《鎮江市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點》,我市嚴格禁止類項目準入,深入開展郵政快遞業、旅游景區塑料污染治理和農膜使用控制,開展廢塑料加工利用行業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狠抓工作推進和重點反饋問題整改。
園區是推動落實產業強市“一號戰略”的重要載體,對引導產業集聚、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升產業園區循環化水平的過程中,鎮江市著力推動一批資源高效利用項目落地建設,實現污染物“資源化、減量化、循環化”利用。其中,普拉德環保科技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鎮鈦化工公司25萬噸/年硫黃制酸低溫余熱回收項目、江南化工草甘膦生產節能減排項目等一批項目的實施,大幅提高能源資源使用效率。
結合園區自身特點,以產業強鏈補鏈、物質關聯循環為重點,推動園區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明顯、環境效益突出的項目,鼓勵補鏈強鏈延鏈類項目在園區落地生根,加強產業鏈企業間能量和物料的循環利用,逐步建立起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和園區產業鏈上的循環經濟鏈條。今年鎮江市將以園區整合優化提升為契機,加快推進工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同時,持續引導企業推行技改創新、節能減排,緊緊依靠技術進步,推進產業循環鏈接關鍵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實現資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轉變,不斷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
綠水青山金不換,綠色低碳能變現。去年10月,鎮江市發改委會同人行鎮江市中心支行,發布了金融助企的3張“白名單”,進入第二批綠色金融“白名單”的30家企業,涉及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產,電氣設備制造,新能源、再生資源,新材料以及涉農主體等,綠色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普遍較高。這類企業可享受銀行給予的優先授信、優惠利率、優質服務、優先量身定制金融產品等“四優”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2批60家進入綠色金融“白名單”的企業共獲授信超200億元,2022年獲貸款超25億元。(全媒體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姚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