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23!123!嘿呦!”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辛苦作業,伴隨著漁業工人號子聲,在南通市通州區開沙島秀島山莊漁場基地寬闊的湖面上,十多名捕魚人合力,將一張大型漁網緩緩拖出水面,頓時,成百上千條肥碩的魚兒噼里啪啦地一陣“亂飛”,打破了湖面的寧靜,場面十分壯觀。年關來臨,新春第一網在風景秀麗的江心小島上開始起網。新年捕魚,寓意“年年有余”。
開沙島由長江中的泥沙自然淤積而成,自然條件優越,水質優良無污染。魚類覓食天然餌料,因此湖魚無泥腥味,肉質肥美,口感嫩滑、鮮爽。漁場負責人施躍文立即指揮收攏漁網,大家拿起網兜開始撈魚。大頭鰱,鰣魚,花鰱、白鰱、青魚、鯽魚等等,令人目不暇接。“這條個頭算大了,足有10公斤重,但還算不上最大!”站在岸邊的漁民抱起一條胖頭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施躍文今年57歲,從小在江邊長大,靠江吃江,當了20多年的漁民。“后來長江禁捕了,就搞這片的水產養殖。” 施躍文說,自己見證了長江漁業資源的衰竭,鰻魚、鰣魚、刀魚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年都捕不到一條。“現在,我們主要利用自然資源,引進長江水來套水養殖,基本上很少喂飼料。味道和長江魚差不多鮮美。”
漁場基地有水面面積220畝左右,每年1月到2月中旬是最佳冬捕時段。今年的魚兒特別肥美,預計總體收成不錯。“預計有二十幾萬斤魚可以上市,魚的價格行情也可以,一般都比市場上每斤要高出三到五塊錢,還供不應求。”秀島山莊的負責人茅懷忠說。
2020年,秀島山莊漁場基地對養殖品種進行了優化調整,并與豐尚漁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引進冷水鰣魚魚苗和養殖技術。目前成為南通地區唯一的冷水鰣魚養殖基地。2022年,公司總產值將突破3000萬元。公司采用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品牌,形成托管包銷的新型農業合作模式,帶領周邊40多名漁民實現共同致富。蔡為華也是上岸漁民之一。“以前風里來江里去,看網吃飯,現在跟以往相比大大提高,每個月至少有八九千元。”手里拿著沉甸甸的“魚獲”,蔡為華喜上眉梢:“希望新年第一網魚能給更多人帶來好彩頭,我們老百姓年年有(魚)余,我們的母親河長江越來越健康美麗。”(沈維維 蔣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