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節即將到來,江蘇各地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在江蘇鎮江句容市,廣大農民朋友一邊迎接新年的到來,一邊早早地忙碌了起來,為了新年有新的收獲,他們定植瓜苗忙管護,備足農資保春耕,邀請專家到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定植管護生產忙 新年播下新希望
眼下正是第一批甜瓜定植的時候,記者在句容華陽街道下甸村的一處甜瓜大棚內見到,幾名工人正在棚內有序地定植瓜苗、澆水管護。一人將瓜苗從栽苗器頂部放入,另一人手拿栽苗器輕輕一拉把手,瓜苗就被穩固地植入泥土中。甜瓜種植戶王亮介紹,眼下定植的是今年第一批“白富美”甜瓜,經過3個多月的生長后,將在4月中下旬逐步上市。甜瓜種植戶王亮告訴記者:“第一批甜瓜定植下去,到四月底,五月初就可以上市了,那時候是水果的空檔期,價值可能高一點,畝產應該在40000塊錢左右。”
【資料圖】
王亮介紹,這種“白富美”甜瓜是鎮江市農科院研發的新品種,有著產量高和生長周期短的優勢,每畝產量大約在5000斤左右,效益十分可觀。有了好的品種,再加上農業專家的技術指導,種植戶們也是越干越有信心。王亮說:“我們在鎮江農科院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下,去年大棚收入達到了40000多塊錢,新的一年我們非常有信心把甜瓜種得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相信我們新農人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像我們白富美甜瓜一樣,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備足農資保春耕 整修大棚忙育種
1月16日,在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科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資經營服務門市部,一輛貨車停在門前,3名工人們正緊張卸貨,一袋袋肥料從大貨車上陸續搬下來,在倉庫一角分類碼放。“我們共儲備了40噸復合肥,50噸尿素,還有一些種子和除草劑,這最后一批農資入庫,合作社的年前冬儲目標基本完成。”科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嚴秀林說,保農資就是保生產,農資冬儲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對保障春耕農資供應、穩定農資價格等具有積極作用。
“農業生產要搶抓農時,春耕期間肥料、種子需求大,為防止市場供貨不足、價格波動,我們都提前進行儲備,保障春耕物資供應穩定。”嚴秀林說,這幾年合作社在做好農田管理、技術指導、市場拓展等工作的同時,積極對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經營進行組織、協調、管理,做好為農服務、惠農服務。目前,科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承擔著邊城鎮陳武片區40%左右的農資儲備任務。
除了準備春耕物資,今年嚴秀林還干起了蔬菜育種。“去年10月,合作社投資22萬元新建了2400多平方米的育種大棚,現在第一批辣椒、番茄等蔬菜的種苗已經下地,預計3月份就能對外銷售,可以滿足周邊500余戶農戶的春季菜種需求。”
在邊城鎮的另一處農資供銷服務點,現場負責人正在盤點“家底”:儲備了復合肥80噸、尿素30噸;預訂的3000公斤水稻種子和一批玉米種子,兔年正月初十之前就可以到貨。加上一些農藥,冬儲備耕投入近40萬元。
整修大棚、完善田間配套等也是備耕必要內容。在邊城鎮東籬家庭農場,工人們正對大棚外的排水溝進行修繕,并對部分土地進行平整。在邊城鎮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農場主王劍平從門外漢成為農業“土專家”,不僅種植了有機水稻,還栽種了獼猴桃、火龍果、葡萄等應時鮮果。
科技送“田頭”群眾有“盼頭”
“葡萄的品質如何、關鍵在于標準化的種植和科學化管理”江蘇句容茅山鎮丁莊村葡萄種植戶丁大虎說道。時下,正是葡萄修枝、整地的時期,句容市茅山鎮邀請鎮江市農科院研究員芮東明到丁莊葡萄大觀園舉辦葡萄架下“田間課堂”,以現場手把手的教學方式指導葡農們對葡萄冬季的管理。
茅山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和高效農業特色鎮,高效農業5萬畝。經過30余年的發展,葡萄種植已達51種,種植面積2萬余畝。該鎮依托丁莊葡萄合作聯社,重點打造葡萄產業,通過標準化生產和品質提升,極大提高了葡萄價值,并開發葡萄衍生產品24種,拓寬了產業鏈、價值鏈。丁莊葡萄合作聯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的典型案例。
“以前,我們種植的葡萄品種單調,技術粗糙,品質還不好,天氣因素對葡萄種植影響大,靠天吃飯”種植戶江小民說道。
為提升丁莊葡萄的品種、品質、品牌效應,茅山鎮多方牽線搭橋,以鎮江市農科院、江蘇省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主導,以“葡二代”、“田秀才”為支撐,以種植大戶為示范,廣泛開展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據悉,僅2022年就進行課堂培訓、田間指導54場次,培訓農戶800余人次。
“為切實提高丁莊葡萄的品質和影響力,下一步,我們將實行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統一的品種育苗、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品質標準、統一品牌銷售,著重在培養“葡二代”和“營農指導員”隊伍上下功夫,真正實現科技引領標準化生產”丁莊萬畝葡萄合作聯社理事長陳玲表示。(楊志國 顧輝 朱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