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同期】(閩南語)新年好,謝謝。(閩南語)新年好。謝謝,新年快樂。(閩南語)新年快樂。紅色紅包是什么?(閩南語)這個是糖果。謝謝,新年快樂,謝謝。(閩南語)新年好。
【解說】農歷兔年即將到來,廈門五通碼頭張燈結彩,喜迎“小三通”客運航線部分恢復通航后的首個春節。帶著對家人的思念,金門鄉親們和大陸配偶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年貨快速通關,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和親人團圓。
【解說】為了讓同胞回鄉路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廈門高崎邊檢站的民警們用毛筆手寫春聯、精心準備圓鼓鼓的福袋,在出入境現場專門設立“同心專區”,由熟悉閩南語的民警及時為有困難的旅客提供幫助,同時送上福袋和春聯。
【資料圖】
【現場同期】這是我們民警自己寫的春聯。這么好,謝謝。
【現場同期】哇,(春聯)寫得還真棒。真的很好看,回去必須把它,貼上,貼起來。
【解說】時隔三年能再次搭“小三通”客船回家過年的心情是激動的,在武漢大學學醫的楊一宇不忘同學們想吃地道臺灣美食的愿望,她已經羅列好牛軋糖、鳳梨酥等清單,準備和母親一起從金門回臺灣采購,開學后帶給同學們吃個夠。
【同期】武漢大學學生 楊一宇
很激動很開心,因為終于可以回家了,就會回一下臺灣,然后可以買好吃的。
【同期】大陸配偶 代翠娟
很有過年的氣氛,因為三年都沒有這種感覺了,之前那個老的碼頭好像也沒有做得這么的,就是很有年味,今年感覺特別不一樣,而且又三年沒回,加上這個心情又激動,所以感覺,看起來哪里都好看。
【解說】在五通碼頭出入境現場,喜氣洋洋的“同心專區”吸引了不少旅客,趁著船班還沒啟程前,他們抓緊時間讓邊檢民警幫忙拍照留念,還有的金門鄉親走到同心留言板寫下新春美好的祝福。
【同期】金門鄉親 項譽庭
因為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就是人潮也沒有到很多,然后就是希望可以恢復到之前那樣子的人潮。(搭乘“小三通”客船)這樣子會比較方便,因為主要還是節省了時間,金門的話就不用到臺灣本島再來這邊,就是節省了時間。
【解說】隨著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于1月7日部分恢復通航,截至1月21日已近2000人次通關,預計春節小長假期間,五通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流量約100余人次。為提升同胞往來的通關體驗,廈門高崎邊檢站推出了一系列的暖心舉措,打造溫暖祥和的通關氛圍。
【同期】廈門高崎邊檢站 綜合執勤三隊副隊長 代娜
我覺得非常的親切,因為幾年前每天我們就是在這個碼頭迎來送往兩岸的同胞,在節日里我們總會營造一些口岸的氛圍,溫暖旅客的回鄉路。那今年回到這個現場,看到碼頭恢復了以往的忙碌,聽到臺胞熟悉的鄉音,就覺得非常的親切。
【解說】多年執勤“小三通”客運航線查驗工作的代娜,三年后重新回到五通碼頭,這里雖更換升級了驗證臺等設備,看起來有些陌生但在她眼里仍是最熟悉的崗位。代娜告訴中新社記者,邊檢工作不是簡單程序的重復,在節日期間,更是心與心的交流。
【同期】廈門高崎邊檢站 綜合執勤三隊副隊長 代娜
我們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是在查驗不同旅客的證件,看似重復,但實際上每一個旅客在通關的時候,他們都有他們背后的一些故事。我們在前臺為他們提供幫助,在前臺跟他們提供邊檢服務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個正向的心與心的交流,實際上一種情感的流動。
【解說】濃濃的年味洋溢在回家的路上,歸心似箭的旅客們快速通關驗票登上了前往金門的客船,隨著纜繩一個個解開,客船緩緩駛離碼頭,在和金門船務人員熱情招手,相約兔年再見后,執勤的邊檢民警面朝大海守望“春暖花開”。
李思源 林舒潔 福建廈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