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嗖”的一聲,兩位消防員順著消防滑桿從天而降,出現在正在消防車邊等候的記者面前,來了個特別的亮相。大年初三,天寒地凍,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來到位于南京棲霞區羊山北路6號的南京市棲霞區搜救犬消防救援站,探訪這支省內唯一的搜救犬救援隊在春節假期期間的備崗執勤情況。
這兩位消防員分別是搜救一班班長歐陽洪洪、搜救二班副班長蔣龍偉。其他消防員一早上已經出發執勤巡邏了,晚上9點半才能回到站里。
南京市棲霞區搜救犬消防救援站現有指戰員27人,在編搜救犬19只,執勤車輛7輛,不僅承擔仙林街道、棲霞街道等五個街道近100平方公里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還擔負全省乃至全國特重大自然災害、房屋坍塌等搶險救援任務。二人一邊介紹,一邊將記者領到消防員們的“親密戰友”搜救犬的犬舍前。聽到陌生人的聲響,狗舍里瞬間響起一片響亮的犬吠聲,很有氣勢和震懾力。但蔣龍偉一聲大喝,這些警覺的戰士又立即服從命令,安靜了下來。
春節期間,消防指戰員們保持著24小時值勤備勤狀態,搜救犬也是如此。“為保持警覺和戰斗力,搜救犬每天只吃一餐:一大盆含牛肉、雞胸肉、雞蛋、多種微量元素和狗糧的大餐。”經過一間間狗舍前,蔣龍偉時不時伸手摸摸搜救犬們的腦袋。“它叫大毛!”蔣龍偉將他的搜救犬領了出來。一只體型健壯的馬里努阿犬一下子沖出來,興奮地繞著蔣龍偉轉圈,試圖把前腿攀到他身上。“別看它現在跟我這么親,當年我剛來的時候,它還看不上我呢!”幾年前,“新兵蛋子”蔣龍偉剛當消防員時,大毛已經有兩年工齡,一開始并不服從訓導,后來大毛患了嚴重的中耳炎,并因此切掉了左耳。手術后為防止它用腳抓撓耳朵,蔣龍偉抱著它睡了一個多月。大毛康復了,與蔣龍偉也建立起了絕對的信任。
蔣龍偉告訴記者,搜救犬一般10歲退休,大毛已經9歲了。雖然失去了一只耳朵,但聽覺未受影響,在訓練和執勤中仍是一只優秀的搜救犬。去年,蔣龍偉帶它參加全國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賽,獲得了團體第五名、個人廢墟搜救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蔣龍偉說,大毛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搜救現場不用下達指令它就會主動去尋找受困者。在一次夜間救援中,大毛的左前腿被鋼筋戳穿,第二天早上,它堅決不肯留在后方,而是一瘸一拐地沖進搜救場,“當時我的眼淚都下來了,又驕傲又心疼。”蔣龍偉說。
在記者與蔣龍偉交談期間,另一只搜救犬夏天就靜靜地坐立在訓導員歐陽洪洪腳邊。夏天是一只史賓格犬,尾巴時不時搖擺,耳朵像兩縷柔順的棕色卷發垂掛下來,看起來像一只乖巧軟萌的寵物狗。“別小看了它,它可是機場等場所搜毒搜爆的高手!”歐陽洪洪介紹道,“馬犬體格強壯,動作靈活,彈跳力強,適合大面積的快速搜救;而體型較小的史賓格犬則擅長在坍塌事故現場進入狹小空間進行人員搜救。”值得一提的是,在訓導夏天之前,歐陽洪洪的“親密戰友”是功勛卓著的英雄犬冰潔。作為南京消防第一代搜救犬,冰潔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搜救出13條生命。它已于2021年10月2日去世,享年14歲。
搜救犬在賽場上的颯爽英姿,在救援現場的出色表現,離不開它們身邊的那群枕戈待旦、聞令而行的消防員。除了對搜救犬的訓導養育,日常工作中,棲霞區搜救犬消防救援站仍是以消防滅火為主要任務。
剛剛過去的除夕,是棲霞區搜救犬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戰士們極為忙碌的一天:火警出勤達13次之多。當天,年夜飯是火鍋外賣,在食堂吃,“還沒下幾筷子,就聽警鈴響了!”還有些隊友,剛踏進食堂門,就得轉頭出發執勤。這火鍋年夜飯,就在這一次次關火、再重新開火中,從傍晚6點,直到夜間10點才吃完。歐陽洪洪告訴記者:“大家也習慣了,年夜飯都是穿著戰斗服吃的。”
“2019年和2021年,代表總隊、支隊參加全國搜救犬技能大賽,分別取得了全國第六名、全國第五名的好成績,被總隊記集體三等功一次;先后有2人榮立二等功,17人次榮立三等功……”看著救援站內展板上的內容,記者提出“靈魂發問”:為什么想當消防員?蔣龍偉說,他打小就有就一個英雄夢,現在成為一名守護千家萬戶的消防員,算是夢想成真了。“我也是,小時候總想玩槍嘛!可我20年來只能摸水槍,真槍一次都沒摸過!”歐陽洪洪說完,和大家一起哄笑起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方思偉 王娣/文 王宏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