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是巡湖員李國忠。東門口、湖心路、小湖區都已巡視完畢。沒有發現野外釣魚、滑冰行為和火災等安全隱患,一切正常……”正月初五早上8時,在衡水湖畔零下8℃的寒冷中,李國忠拿著手機向衡水市濱湖新區綜合執法局匯報巡湖情況。
今年55歲的李國忠,是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義務巡湖員,守護湖區濕地和萬千只在此越冬的候鳥。今年這個春節已是他在崗位上度過的第六個春節。
(資料圖)
李國忠在湖心路上觀察湖面結冰情況。(受訪者供圖)
“7公里的湖心路,我每天最少要在鳥類最活躍的早晨和傍晚走兩趟。除了觀察湖面、候鳥情況,還要排查各類安全隱患。現在湖面結冰了,有來滑冰的,還有來冰釣的,萬一出事,后果不堪設想。”李國忠說。
陽光碧空,衡水湖的冰面熠熠生輝,景致很美,但風一吹,嚴寒徹骨。對于寒冷,李國忠習以為常。春節期間,他像平時一樣開著電瓶車駛向所負責的區域。
鳥兒們在衡水湖怡然“過年”。(受訪者供圖)
2022年12月6日,李國忠在巡湖時發現梅花島上有兩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卷羽鵜鶘,隨即上報。經專家確認,這兩只卷羽鵜鶘裝有定位裝置,軌跡顯示2021年冬天在長江流域活動,而這個冬天飛來衡水湖越冬。它們的到來,讓巡湖員多了一份牽掛。
“每天都要用望遠鏡看看它們,心里才踏實。”李國忠舉起望遠鏡看向梅花島方向。
除巡湖外,李國忠還負責給在衡水湖越冬的鳥兒們收拾好“家”。去年12月中旬,衡水湖進入冰凍期。為了給候鳥提供飲水、覓食和清潔羽毛的場地,李國忠請示濱湖新區綜合執法局獲準后,在湖心路南側的小湖區破冰開辟出了一小塊水域。“每天要根據實際天氣情況決定是不是還得破冰。”李國忠說。
看到開辟的水域沒有再結冰,李國忠放心地結束了巡湖,回到執勤點小屋上報情況、寫觀察日志。
“我是在2017年報名成為一名巡湖員的。之前打過魚,做過生意,也開過觀光船。成為巡湖員后,每天記錄的植被、鳥類越來越多,我見證了衡水湖生態環境的改善。”李國忠說。
一人巡湖,全家參與。妻子王新穩為了支持李國忠的巡湖工作,幾乎每天都來給他打打下手。
除夕當天,兒子、兒媳打來電話,要接父母回家吃飯、看春晚。但李國忠為了防止有人趁夜傷害候鳥,便對兒子說:“春節看好這些候鳥才是最大的責任。”于是,除夕夜兒子、兒媳帶著孩子和飯菜趕來,全家人在執勤點小屋吃了團圓飯。
李國忠在科考碼頭上觀察湖面。 (受訪者供圖)
據悉,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一、二級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目前,衡水湖記錄到的鳥類達333種、昆蟲757種、植物594種、魚類45種。(記者 任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