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新春伊始,南通市委市政府連續召開持續推進“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營商環境提升年”動員大會、全市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全市制造業發展大會等,動員全市上下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以“只爭朝夕、爭分奪秒”的狀態、“起步沖刺、開局決戰”的姿態,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而盤點這兩天的會議和活動,不難發現,有一個共同的“主角”,那就是項目。
1月30日,總投資100億元的林洋高效光伏電池項目,在南通開發區正式開工,吹響了全市項目建設的“沖鋒號”。包括林洋在內,一季度,全市共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99個,總投資約844億元,涵蓋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領域,呈現出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等特點。
項目建設是厚植產業根基、提升城市能級的必由之路。經過多年發展,南通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仍存在著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不充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和比重相對偏小等問題,整體還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將全面推進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協同發展、南通港國際貨運發展、南通機場航空貨運發展、生活物資保障體系建設、企業總部南通基地招引建設等“五大行動”,依托優質項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全市產業規模實現大提升、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不過,大項目、好項目從來不是等來的。當前,全國各地都在鉚足干勁搶項目,蘇州、南京、無錫等地年前就已動作頻頻。為此,市委市政府發出動員令,要求樹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深入挖掘用好上海、蘇南、日韓等資源,精心辦好重大“雙招雙引”活動,全面掀起招商攻勢。
抓項目、強產業,還需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接連幾場高規格會議,都將企業家迎為“座上賓”,并隆重表彰了十大新開工、竣工投產項目、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邁向“下一個萬億”的新征程,南通將營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點燃“企業敢干”的火熱激情,推動企業當好發展實體經濟的領跑者、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者。
在這幾場大會上,市委市政府都系統闡釋了南通面臨的“機”與“危”,強調了搶抓機遇的重要性。隨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推進,5到8年后,長三角地區過江通道將更加密集、綜合交通網絡會更加完善,南通獨特的區位優勢,將在一定程度上被周邊城市所削弱。大項目好項目“穿城而過”并不是沒有可能,南通淪為“通道”而非“支點”也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唯有積極謀劃、主動拼搶,抓緊導入更多優質項目、高端資源,才能把千載難逢的機遇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