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做好春耕備耕生產,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關鍵。春節剛過,江蘇各地各部門搶抓農時,積極投入到種養殖農業生產中。田間地頭、果園瓜棚,到處都是忙碌的生產場景。
冬春季節是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黃金時期。這兩天,趁著晴好天氣,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加速推進。在宿遷泗洪縣龍集鎮的一處農田建設現場,工人們正搶抓工期,建設農田灌溉機站泵房,鋪設灌溉地下管網設施。
(相關資料圖)
宿遷泗洪縣龍集鎮農村工作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劉闖說,這個項目今年3月底可以全部建成,建成后能夠解決兩個鎮區8400多畝土地的用水問題,可以達到旱能灌、澇能排,能夠提升糧食產量,每畝大概增產10%到15%。
藏糧于地,也要藏糧于技。灌排設施有保障,田間管理必須同步跟上。在連云港東海縣平明鎮,春節剛過,當地農技人員就紛紛深入田間地頭,給農戶講解小麥施肥注意事項,提醒農戶要結合小麥苗情、土壤墑情分類施策,促進苗情轉化。
連云港市東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汪洪洋說, 因為入冬以來極端低溫,對小麥生長產生一定影響,現在引導農民早施返青肥,促進苗情轉化,為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忙碌的不僅僅是大田糧食作物,設施大棚內也是一片熱火朝天,各地西瓜育苗和土地備耕工作有條不紊開展。在鎮江句容,從正月初六開始,當地瓜農們已經開始忙活,施有機肥、平整土地,大家伙分工合作,一刻不耽誤。
鎮江句容市天輝家庭農場負責人說,之后要進行悶棚,悶棚就是讓雞糞和菜籽餅再次發酵,以免到時候栽苗會產生燒苗現象,然后陸陸續續就開始準備栽苗了。
農時不等人。在棚內土地平整前,西瓜主產縣區的育苗工作已經早早開啟。在鹽城濱海現代農業園,當地新建的130畝機械化育苗大棚今年正式投用。通過集中育苗服務,管理方不僅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對整個園區乃至周邊鄉鎮的西瓜品種統一布局,而且還能集中推廣使用無病毒育苗以及物聯網大數據檢測等新技術新設備,實現降本增效。
鹽城市濱海苗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苗沛說,集約化育苗可以為農戶節省種子成本,還有設施比較完善,安全性比較高,不管是極寒或者是高溫的天氣下,能按時按點保證農戶的種苗供應,農戶可以按時移栽下去。
鹽城市濱海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郭慶海說,及早部署,深入育苗和生產基地,積極開展監測調查、技術指導,確保全縣農作物春管工作及時開展。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周雷 淮安臺 連云港臺 泗洪臺 東海臺 丹徒臺 句容臺 濱海臺 編輯/趙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