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新春伊始,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中國。新春伊始,云南、山西、西藏等地上馬推進各類生態系統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云南今年將深入推進長江、瀾滄江等六大水系保護治理,開展劣Ⅴ類水質斷面“清零”攻堅。今年,海南繼續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等工作,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研究起草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還將建立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與監管平臺,進一步織密織牢生態安全屏障。
推窗可見綠,出門即入園,讓百姓享有更多生態紅利。天津今年全面啟動拆遷修復、植樹造林、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打造河流環抱、濕地圍城的良好生態格局。北京今年將為市民新添城市森林和小微綠地。
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也為鳥類提供了棲息的家園。在河北衡水湖,來這越冬的候鳥逐年增多,今年達到60種,超過6萬只。這些天,在江西鄱陽湖,東方白鸛、小天鵝、白琵鷺等候鳥在湖面棲息覓食,成為一道靚麗的景觀。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海、陜西、遼寧等地加速培育壯大一批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四川、重慶攜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將在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制造業等領域持續發力,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