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的興化大地,萬物復蘇、生機勃發。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和世界灌溉工程“雙遺產”垛田,油菜一片翠綠,待到春暖花開,這里將展現“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奇觀;東北部鄉鎮水產養殖區正著手繁育蟹苗,當秋天稻黃蟹肥時,全國每8只大閘蟹就有1只來自這里;興化開發區數百家食品企業開足馬力,戴窯鎮全國最大糧食交易市場一片繁忙……從田頭到車間,從市場到園區,到處展現產業興旺的喜人景象。
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抓手是三產融合。興化市是農業大市、糧食大市、水產大市、生態大市,擁有“四個一”的資源稟賦。垛田花海全球唯一,水稻單產全國第一,河蟹產量全國第一,健康食品全省第一。把資源優勢、生產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富民成果,興化市通過一二三產業的橫向融合和縱向延伸,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以工帶農、以商促農。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市。
(相關資料圖)
突出資源稟賦,做強高效現代農業
作為魚米之鄉,興化農業基數大、門類多、產品豐富,形成“稻米、河蟹、特色果蔬、淡水魚、小龍蝦”五大產業鏈,圍繞“四區四帶”總體布局,建設高標準農田135萬畝,依托125萬畝糧食種植基地、80萬畝水產養殖基地,年產優質糧食28億斤、特色果蔬100萬噸、淡水產品30萬噸。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百畝攻關方中,最高畝產1051公斤,創稻麥兩熟條件下水稻全國單產紀錄,連續12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市年產優質河蟹近7萬噸,為“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市)”。
為將顯著優勢發揮好,興化市用工業思維來發展現代農業,發揮規模大、供給足的優勢,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將加工車間前移,通過“公司+基地”“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規模種養基地。
農產品掘金現代市場,不能僅靠規模產量,更要靠質量品牌。對此具有得天獨厚生態資源、歷史文化的興化市,把重點放在品牌建設上。堅持發展“獨一份”“特中特”“好中特”的特色產業,成立農產品品牌運營中心,擁有綠色食品83個、有機農產品5個和國家級地理標志農產品9個,興化大米入選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興化大閘蟹獲批“江蘇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興化香蔥獲批“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受歐盟保護的首批100個地理標志產品。
突出融合發展,做強農產品加工業
農業獲得“增值收益”、確立“比較優勢”,出路在于“接二連三”。對此,興化市一方面利用農副產品產量大、交易旺的優勢,建起物流大市場,一方面扶優、扶大、扶強農業龍頭企業,以農產品精深加工帶動特色健康食品產業價值鏈提升。
依托大米、河蟹種養面積大的優勢,興化在安豐鎮和戴窯鎮分別建成全國河蟹交易市場和全國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其中安豐河蟹交易市場被稱為“中國河蟹市場的華爾街”,每天發布的水產品交易價格指數是全國河蟹市場的“晴雨表”;戴窯糧食交易市場不僅加工銷售本地大米,還把全國各地的稻谷運來加工銷售,買全國、賣全國。“以南粳9108為主打品種,以興化大米為主打品牌,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產加銷一體化,與合作社、種糧大戶成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6000多種糧戶畝增收超120元,2022年躋身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實現了雙贏。”興化市和平米業總經理滕榮生說。
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作為主攻方向,興化實現食品加工業產業集群化發展。興化開發區健康食品產業園入駐企業300多家,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24家,圍繞脫水蔬菜加工、米面制品、調味品產業、食用油產業、火鍋料食品產業、乳制品產業、水產品加工等優勢食品產業,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產業規模達300億元,打造了國際調味品產業集聚區。眼下,園區正加快推動傳統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制品加工產業向速食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等健康食品產業轉型,力爭到2025年農業龍頭企業超160家,銷售交易額超600億元。
突出生態優勢,做強休閑旅游農業
興化市位于里下河腹部,是江蘇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中江淮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魚米之鄉”的生態風光和勤勞智慧的興化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創造了獨特的水鄉農耕文化。“興化垛田”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江蘇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僅有的2家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一。
發展農業旅游,興化最大的優勢是“世界雙遺產”。立足湖蕩棋布、垛水相依、物產豐饒的生態優勢,興化市打造“春看菜花、夏觀荷花、秋賞菊花、冬品蘆花”四季美景,培育了千垛菜花、水上森林、萬畝荷塘、徐馬荒濕地等休閑農業,連續13年舉辦千垛菜花旅游節,“全球最美油菜花海”亮相紐約時報廣場。按照“干凈是要求、寧靜是需求、意境是追求”三“jing”要求,建成14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興化市的休閑旅游農業把生態農業嵌入康養元素、健康因子,融入農耕文化,發展休閑觀光、親子研學、藝術美育等旅游業,年綜合經營收入近25億元。立足江淮生態大走廊、面向長三角城市群,興化的目標是打造里下河地區葦蕩相連、槳聲燈影的水鄉風情帶,成為“全省大公園”和“長三角康養福地”。
(興化市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