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又是春耕備耕時。立春已過,常州各地正在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搶抓農時,備戰春耕
(資料圖片)
“再等幾天寒潮結束,這塊小麥田我就放心了!”橫山橋鎮武禾專業合作社的小麥長勢喜人,一派生機勃勃。田塊負責人朱建良表示,合作社種了1000多畝冬小麥,已順利越冬,今年小麥出苗率高,收成肯定比去年好。
立春一過,便進入了田間管護的最佳時期,武進區區干部群眾搶抓農時備戰春耕,一幅生機勃勃、人勤春來早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工人為綠地鋪上新草坪茶園里,茶農在施肥管護農民細心澆灌幼苗花木育苗基地,工人推著小車滿載新品苗木農民在果園平整土地
田地里,農民揮舞著釘耙平整土地;大棚內,果農熟練地為果樹修枝剪葉;花木育苗基地,工人推著小車滿載新品苗木;茶園里,茶農挎著大桶,施肥管護……一個個忙碌身影、一陣陣機器轟鳴、一件件科技新事,勾勒出武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美好圖景,也為豐收繪就最美底色。
春華秋實,耕耘不輟。截至去年底,全區小麥種植面積達2.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約5.94萬畝,水蜜桃種植面積約3.75萬畝。
農資備足,心中不慌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順利推進春耕備耕,充足的農資至關重要。
近日,記者在常州武農連鎖配送有限公司看到,滿載著復合肥料、中小顆粒尿素的運輸車正一輛輛駛入場地,工作人員忙著分門別類地調配和裝卸農藥化肥,這些農資將逐一分發到基層農資網點,備足農資化肥,為常州春耕備耕按下“快進鍵”。
市農業生產資料協會秘書長王玉波告訴記者,在市供銷合作總社的指導下,協會全力做好農資的儲備和調運工作,有序有力滿足全市春耕備耕農業生產需求。
為讓農業生產在新的一年開好頭、起好步,市供銷系統圍繞農業發展痛點難點,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流通優勢和服務優勢,提前謀劃,合理安排,多措并舉,奏響服務春耕備耕“交響曲”。今年1月,尿素和復合肥價格處高位運行,目前中小顆粒尿素出廠報價較去年12月底每噸上調了40—50元。針對這一情況,我市供銷系統農資企業提前上門調查摸底,有針對性地進行農資配供,確保緊俏農資不脫銷。對需求量大的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農資企業直接送貨上門,有效暢通農資供應“最后一公里”。
除備足“糧草”外,市供銷合作社還大力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進一步拓展農資綜合服務,擴大測土配方肥、水溶肥、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綠色農資的供應和推廣,讓農戶用上質優價穩的“放心農資”。
小麥、油菜、梨樹、桃樹等即將進入春季田間管理期,市供銷合作社依托市農資協會和系統農資企業,每天組織30余名“莊稼醫生”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開展店堂坐診和田間巡診等技物結合服務,分類提出田間作物解決方案,促進農業先進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在前黃小麥種植基地,“莊稼醫生”王彥說:“眼下,我們根據每家每戶作物長勢情況,每天下地給農戶進行施肥用藥指導,確保田間管理得當。”(常州網綜合 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