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最是一年春好處,揚帆奮進正當時。2023年一開年,江蘇即出臺《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提振發展信心。政策“暖風”吹來,落實速度“狂飆”。連日來,江蘇各地對標“42條”,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定目標、抓落實,紛紛跟進出臺具體的落地舉措,推出含金量十足的“干貨”政策,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全力開啟“拼經濟”模式,推動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加快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2月15日起,“我蘇”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江蘇十三市幫助企業“輕裝上陣”、行穩致遠的“真招”“實招”“細招”,看江蘇大地上熱火朝天的前行景象。
(相關資料圖)
2月16日上午,鎮江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進一步穩增長促發展添動能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30條”)。30項“干貨”以科學精準的政策舉措激發經濟活力、把握發展主動,努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新聞發布會同時發布“政策30條”實施細則,用真招實招幫助廣大市場主體穩健運行、輕裝前行。
“政策30條”干貨滿滿
近年來,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加快恢復,鎮江市先后出臺了“惠企18條”“支持企業健康發展10條”“紓困解難24條”等政策舉措,幫助企業“留得青山”、穩住底盤,取得了顯著成效。
“‘省42條’印發后,我們加強銜接論證,分別征求相關部門(單位)的意見建議,持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政策措施30條。”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介紹。
“政策30條”共有八個方面,涉及各類政策點近80個,主要包括:一是持續加強財稅支持。包含為特定行業減免“六稅兩費”、對小規模納稅人給予稅收優惠、減免科技企業和載體部分稅收、優化市級涉企專項資金使用等4項政策。二是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包含深化金融助企成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擴大金融服務范圍等3項政策。三是支持企業穩崗就業。包含鼓勵企業擴大用工、發放就業服務補助、延長穩崗返還和降低繳費政策、擴大職能技能培訓等4項政策。四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包含推動骨干企業增產增效、支持企業持續創新、扶持郵政快遞行業發展、減輕企業物流負擔、強化各類要素保障供給等5項政策。五是著力提振市場消費。包含持續開展消費促進活動、努力提振文旅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消費復蘇、積極打造“夜間經濟”等4項政策。六是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包含狠抓重大項目推進、努力改善項目審批服務、階段性緩繳工程質量保證金、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等4項政策。七是全力穩外貿穩外資。包含開展“百團千企拓市場穩外貿行動”、服務跨境電商發展、持續改善通關環境、推動外資量質齊升等4項政策。八是優化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包含抓好疫情診療服務、大力創新服務模式等2項政策。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政策30條”既注重“上接天線”,全力抓好上級文件精神和領導部署要求的貫徹落實,也注重“下接地氣”,結合鎮江市經濟發展現狀和企業實際需求,因地制宜提出務實舉措。
緊扣大方向,更加突出精煉管用。除延續實施的稅收減免、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等受益面較廣的政策外,“用好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推動金融機構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給予社保補貼”、“開展四季促消費活動,帶動市場回暖”等措施,則突顯了穩增長、促就業、強消費的鮮明導向,有助于推進經濟運行加快回升、恢復元氣,體現了濃濃的“政策溫度”。
著力抓關鍵,更加突出精準有效。一方面,與產業強市“一號戰略”和項目攻堅突破相呼應,圍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推進項目建設等提出具體舉措,努力將政策效應轉化為強產業、優項目的發展效應。另一方面,在政策時限設定上注重“長短結合”,既有緩繳工程質量保證金、優化疫情診療服務等“短平快”政策,也有著眼全年、分段落實的年度政策,體現了各項舉措“緊扣當前、著眼全年”的支撐帶動作用。
體現差異化,更加突出特色亮點。30條政策中,有23條體現了個性化特點,占比76.7%,其中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強化水電氣生產要素保障等4條是對上級政策的落地細化,其余19條則提出了“鎮江特色”的創新內容和具體做法,比如“搭建政銀企常態化合作平臺,建立三個白名單”、“為通過內河交通船閘的船舶減免過閘費”等,含金量足、帶動性強。
可細化易操作快見效
為進一步助推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細、見行見效,市發改委會同相關責任部門,按照“可細化、易操作、快見效”原則,共同編制了《實施細則》。以“政策30條”為基礎,主要從申報條件、申報方式、申報流程、申報材料和政策咨詢等方面,對各項有執行規范、申請標準和落實要求的政策措施進行了細化明確(不包含相關鼓勵類、支持類事項),共形成了八大類50項具體實施細則,便于廣大市場主體快速查詢、便捷享受。
(編輯/秦玉婷 設計/邵靜娟 產品/楊帆 胡雪婷 資料來源:今日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