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以“咸”為天然之性;人,以“賢”為立身之本,連接二者的是立足本業、開拓創新的探索之路。
2022年5月,常州的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歷經十年攻堅克難成功并網投產,實現全球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產業化落地,金壇鹽穴、金壇鹽等元素前所未有地登上了世界舞臺。中國鹽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指出,推進鹽穴綜合利用已成為中鹽集團重要戰略安排。
一粒金壇鹽,轉動了大世界。
【資料圖】
金壇,坐落于長三角腹地,依托鹽穴資源優勢、“雙碳”戰略支持、產業配套完善、終端市場帶動等多重因素,天時、地利、人和兼具的金壇鹽穴受到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逐漸成長為中國鹽穴儲能產業發展重地。截至目前,金壇已建成儲氣庫3座,總庫容18億立方米;建成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1座,一期工程儲能容量300兆瓦時,項目遠期建設規模將達1000兆瓦。
鹽穴儲能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早在2007年西氣東輸時就已有成功案例,在川氣東送中也被驗證其可實踐性,但直到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正式并網投運才第一次在產業化層面重塑了儲能生態格局,激活了鹽穴應用的多元想象。
2022年5月,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并網投產
2017年,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獲國家能源局立項,成為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國家示范項目,由中鹽集團、中國華能和清華大學共同開發。2019年,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制定發布了國內首個《鹽穴儲能庫》企業標準,對巖鹽地質條件下建設用于存儲天然氣的鹽穴儲氣庫產品術語及相關研發應用中的檢測方法、規則進行了標準化闡釋。近年來,立足金壇鹽穴資源,“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鹽穴儲氣儲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穴儲氫儲氦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等一批產學研平臺先后成立,匯集了中科院、清華大學、南方科大、浙江大學等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團隊,促成了20余個國家和地區鹽穴工程、地質、電力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金壇,已成為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新發展增長極。
2023年3月9日,“金壇鹽2023新品發布會暨高質量發展市場建設論壇”在杭州舉行
依托常州建設“新能源之都”的目標定位,金壇以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五新產業”發展勢頭同樣強勁。鹽穴資源的綜合利用進一步加強了國內產業鏈上游能源企業與下游目標用戶的全面合作,進入2023年,在電池材料創新領域,鈉離子電池晉級動力電池行業“新寵”,商業化進程持續提速。如今,不僅是鹽穴,鹽本身也成為全球儲能領域呼之欲出的“潛力股”。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馮良華表示,金壇鹽穴儲能項目的投產,不僅為儲氣、儲油、儲氫等儲能領域進一步探索石膏礦、油氣礦、煤礦綜合利用提供了有價值的示范參考,也為中國能源儲備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面對如此大有可為的前沿領域,率先創新鹽穴造腔技術、推進商業儲氣庫建設的中鹽集團最終決定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運營的“接力棒”交到中國華能手中,由其專業團隊負責項目后續市場化運作,而中鹽金壇則選擇低調回歸主業——保障鹽安全和產品供應。
中鹽金壇推出全新產品
2023年3月9日,中鹽金壇推出全新產品“生態巖鹽”系列之研磨鹽、餐桌鹽,蘊含金壇茅山文化元素,主打“無任何添加”,目標進軍國際高端鹽產品市場。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鐘海連表示,鹽的用途遠比大家想象中更豐富,醫藥、化妝品、新能源電池等產品中都有鹽的存在,重構并完善鹽的分級將成為公司未來努力的方向。
從鹽穴回歸金壇鹽本身,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中鹽金壇成立于2001年,原是江蘇金壇縣屬國有企業,后逐步由地方小企業成長為大型央企,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金壇本土成長型企業。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9.4億元,同比增長32%,研發投入強度達15%,出口總值首次破億元。中鹽金壇新聞發言人吳麗萍介紹,過去三年,中鹽金壇深入貫徹落實國資委和集團關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策部署,全面推進市場化運作,推行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這一系列改革背后,核心目的就是四個字——“干事創業”。
以金壇鹽穴撬動全球儲能領域突破性進步,以金壇鹽觸發世界味蕾感覺,正處于重大轉型期的金壇鹽穴和金壇鹽今后將走向何方?中鹽金壇公司所倡導的以保障民生、守護生命健康、服務綠色低碳生活為主責,建立“可久可大之業”,或能為金壇鹽產業探索國際化發展作出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