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動消費力,引來“供需旺”,催生新場景,拓展新空間——
網上“爆紅”給南京帶來了什么?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集體采寫
(資料圖)
南京是一座擁有千年文化沉淀的城市,也是長三角特大城市,不乏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景點和現代人文景點,也先后涌現出一系列潮流IP和新消費品牌。“白天中山陵,晚上夫子廟”,這座過去曾因“天下文樞”美譽深入人心的城市,如今靠著網紅地標和打卡景點,已然躍升為名副其實的“網紅之城”。
“網紅城市”的崛起給南京帶來什么?是城市“破圈”引領的消費升級,是發展理念的拓寬轉型,是“供需兩旺”的人才驅動,抑或是在城市提速發展建設中不斷刷新的“極美南京”美譽度。城市之美,古今之美,人文之美,在一次次“總要來趟南京吧”網絡空間中獲得幾何級傳播。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馮芃 攝
“網紅城市”標簽拉升消費力
“現在取號,要等多久?”“大約50分鐘,您可以取完號先去老門東逛一下……”3月18日晚上6點半,老門東牌坊東側南城燕歸樓餐飲店,很多市民游客散坐在門口等待就餐。工作人員直言,目前大眾點評APP上,往后三天都已經全部預訂一空,周末平均接待量達近400桌,相比之前翻了一番。
在老門東景區內,文創產品店同樣火熱。字在文創店內,游客絡繹不絕,該公司負責人胡杰說:“隨著游客量的增多,店內業績直線上漲。我們也結合當下特色,售賣櫻花筆記本等文創產品促進消費。”
景區人流迎高峰,小店經濟尋出路。“網紅城市”的背后是經營理念的深度轉變。記者走訪了解到,多個商家推陳出新,結合客群需求靈活調整產品供給,將人流量在地轉化為切實可見的消費力。
南京玄武湖成網紅打卡點。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琦 攝
今年1月,戶外運動品牌Patagonia落戶玄武區金陵STYLE,為該品牌的江蘇首店。開店以來,門店通過線下產品銷售與社群活動結合的運營方式,在短短兩個月內“吸粉”超700人,其中半數都來自外地。
Patagonia店長張曉輝介紹,社群活動的開展也反哺了門店銷量提升,老客訂單占門店銷量近20%,自2月以來,門店月均訂單量超600單。結合持續擴容的社群需求,4月起門店還將持續提升活動頻次,帶領更多戶外愛好者“解鎖”南京及周邊地區更多戶外運動場景。
紛至沓來的游覽者,給地方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江蘇省商務部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增速領先全國;南京接待游客數較疫情前增長了26.5%,南京重點商圈客流量、營業額呈兩位數增長,全市消費市場已恢復并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市場升溫引來職場“供需旺”
“聘1名地接導游,行程:雞鳴寺—明長城—玄武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夫子廟……”
“預聘2名導游,行程:黃龍峴茶文化村、銀杏湖休閑度假景區”“聘7名導游,外地大學生團”……
在南京某旅游群里,多家旅行社發布“預聘信息”。記者發現僅五六個小時內,群里旅行社發布招聘導游的信息近30條,招聘導游40多人。信息發布后,不少導游在群里接下“預聘任務”,但依然有不少招聘信息無人響應。
南京旅游業協會導游分會秘書長張繼峰告訴記者,疫情前,南京約有3萬名注冊的導游,經過“三年寒冬”,目前南京注冊導游人數僅約1.8萬人。
“今年以來,我們旅游業恢復得特別快。”張繼峰介紹,很多旅行社反映,現在導游不夠用,導游行業嚴重缺人。目前,南京導游基本都是“團套團”,每天排滿。以前,南京一日游的導游費用大概在300元左右,由于供不應求,導游日均費用幾乎翻倍增長,而金牌導游的一日游價格更是突破千元大關。
“更重要的是,現在需要導游既專又精,還要是‘雜家’,更要順應時代的變化。”張繼峰告訴記者,南京的各個旅行社、導游協會都在積極呼吁轉行的導游重新回到崗位,也在舉辦各類培訓班,邀請新人加入導游行業。
城市吸引力轉化為消費額、客流量,以及商家的信心獲得重塑。除了社會經濟與產業興盛,涌動著更多就業機會與發展前景。
“每天忙到晚上10點多,已經連續兩周沒怎么休息了。”身兼服務員和點單員的李沐欣表示,自己所在的餐飲店年后生意爆火,但餐廳服務員卻不夠用了,一人身兼數職已經成為近期常態。而李沐欣遇到的情況并非個例。
“我家一家三口、小叔子、小姑子全上了,凌晨開始忙起,一直要到晚上六七點,做多少都不夠賣的!現在真空包裝的快遞也多了,還需要騰出人手專門做打包服務。”南湖美食網紅“陳家鴨子”店老板在工作間忙得不亦樂乎。
伴隨著節假日大量外地游客涌入,南京餐飲招工熱度也居高不下。58同城、趕集直招平臺數據顯示,招聘企業急招TOP3崗位分別為服務員、后廚、廚師。從數據來看,不同崗位的招聘熱度存在差別,在所有招聘工種中,企業對服務員的需求是最多的。不少餐飲企業開始走以人為本的路線,用真金白銀和福利舉措留住優秀員工,稍微大點的餐館,包吃包住幾乎成了老板招工開出的“標配”條件。
極美南京加持城市“美譽度”
“南京最近的人氣很足,全網刷屏‘總要來趟南京吧’,也讓旅游業恢復十分迅速,好多游客都在打卡‘極美南京’各種場景。”夫子廟文旅集團運營部部長田樹鵬介紹,面對南京火熱的人氣,夫子廟景區正結合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潮流習慣,完善各個類型的文旅產品。清明假期前后,景區將聯動湖南衛視的明星大偵探線下體驗店,開展線下測試;在王謝古居等景點內,試運營新的小劇場等。“這些新的表演型的項目和重度解謎類項目將面對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田樹鵬說。
無獨有偶。坐落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的開心茶館,是一家將南京本地相聲與茶館文化結合、年輕人喜愛的休閑娛樂場所。隨著2月以來客流上升,茶館相聲演出上座率恢復至八成,這讓開心茶館負責人張海鯤信心十足。“接下來,茶館準備與旅行社合作,將相聲演出加入旅游線路,讓更多人感受南京本地文化魅力。”張海鯤說。
近年來,為全面展示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南京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形象傳播產品,自推出“極美南京”IP以來,“極美南京”已迅速成為網絡熱詞。由“南京發布”等賬號發起的“發現極美南京”等話題,閱讀量超過數千萬人次,各種南京美景、萌物、暖心故事的報道和圖片視頻不斷出圈,濃墨重彩地為南京描繪城市文化新形象。
除了景區商圈的人氣集聚,南京眼、雙子塔、喵喵街、南湖記憶街巷、小西湖等,一個又一個南京“新晉流量聚集地”吸引更多四面八方游客了解南京的發展與變化。在這些新的“打卡地”,小眾文化商業隨處可見,各種時尚在街道上“上演”,咖啡店、買手店、雜貨店、獨立工作室、潮牌店等“網紅店”在這里聚集,吸引無數文藝青年前來。南京市民周開興昨天頗為“郁悶”地告訴記者,現在周末去吃個名氣大點的大碗皮肚面,都要做好跟外地來打卡游客一起排長隊的準備。
“老街區成新網紅,受到大眾認可和偏愛,對我們既是歡喜更是另一種挑戰。歷史悠久的老街巷,往往能反映一個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色,如何兼顧保護和發展,考驗著我們這些城市建設者的智慧。”南湖記憶街巷運營方建鄴城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眼下,南京城市更新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第三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名單正式出爐,將繼續著手于保護歷史文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打造更有溫度、更有情懷、更有質感的美好南京。
玄武是南京主城中心區域,也是“網紅”景點集中的區域之一。今年,玄武區將對百子亭提檔升級,成為玄武湖畔歷史與現代交融的開放式城市共享客廳;建鄴作為南京“城市客廳”,轄區南京眼、雙子塔、魚嘴燈塔等網紅新地標不斷刷新城市風貌。日前,位于建鄴高新區的南京首個24小時消費街區“西城·夜未央”正進入項目收尾階段,“五一”后正式與大家見面。新的消費場景和新的網紅打卡地將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城市夜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
業內人士指出,“網紅城市”的根本還是要回歸到旅游本質,聚焦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為市民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消費場景和服務以及高品質的體驗。從產業角度看,是基于科技、融合、創意、文化的創新;從產品的角度看,想要保持吸引力,就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以新形象、新功能激發游客好奇心,保持來南京的持久熱度,這樣才能把流量和熱度轉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記者 衛凌云 田詩雨 鄧露潔 嚴玲 夏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