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位于吳江泗陽工業園的盛虹新材料產業園三期、四期建設工地塔吊林立、工程車輛絡繹不絕。產業園總投資約327億元,建設全球先進的年產300萬噸差別化功能纖維及50萬噸再生纖維項目,是宿遷市目前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紡織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350億元、納稅10億元以上。
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表示,作為全縣“2+3”主導產業中的“頂梁柱”,高端紡織產業鏈已發展完備、體系成熟。泗陽將進一步推進紡織產業鏈條延鏈補強,為助力全市實現千億級高端紡織產業培育目標貢獻力量。
近年來,泗陽立足長期形成的產業基礎,吸引一大批優質紡織項目快速集聚,逐步形成聚酯切片—紡絲—加彈—織造—染整—成品加工的全產業鏈體系。近5年來,在泗陽新簽約項目中,紡織產業項目個數、協議投資額占比分別達33.3%、37.5%。2022年,全縣產業鏈重大項目投資共完成271.5億元,其中紡織產業鏈完成128.5億元。引進的盛虹集團、桐昆恒欣新材料、海聆夢家居、晨越高新等“鏈主”企業,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泗陽縣也先后獲批國家長絲面料產業園、中國化纖功能新型面料生產研發基地、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省紡織服裝特色產業基地。
泗陽還抓住南北共建的有利契機,加速布局建設吳江泗陽工業園。吳江泗陽工業園,2021年7月獲批省級特色產業園區,著力打造現代紡織產業基地、先進紡織企業集聚區,構建園區產業與長三角先進紡織產業配套聯動的特色產業體系。結合吳江產業優勢和泗陽產業現狀,工業園把高端紡織作為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之首,現有紡織產業項目10個,總投資439億元。“國望高科、芮邦科技等項目主要采用德國巴馬格、日本TMT領先設備技術,聚酯優勢明顯、產品附加值高,這些高質量項目的相繼投產不僅打造了工業園產業集聚‘新高地’,也夯實了全縣高端紡織產業基礎。”吳江泗陽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前洋說。
園區大項目頂天立地,鄉鎮中小項目鋪天蓋地。全縣13個鄉鎮(街道)紡織項目多達120個,帶動家門口就業3000余人。盧集鎮全民創業園招引6家氣流紡織企業,2022年實現產值3.05億元。落戶園區的泗陽璐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高瞻介紹,公司30%的成品紗線出口國際市場。
從“一朵棉”“一根絲”到“一匹布”“一件衣”乃至家紡用品,泗陽高端紡織這條“生態鏈”不斷拉長,“鏈”上企業受益明顯。
在泗陽經濟開發區,江蘇海聆夢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化家紡生產流水線,項目全面投產后,將集研發、生產、包裝、物流、倉儲為一體,與泗陽紡織企業供給實現無縫對接。總經理黃勇介紹:“公司于2022年初一期投產后,90%以上產品出口到歐美市場。一半以上的產品面料直接來自泗陽本地企業,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p>
“一件定制襯衫從線上下單到車間生產,實時進度在數據運營中心都一眼可見,全流程、各環節實現了智能化制造?!苯K稱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煥莉介紹,目前公司智能化設備投入達2000余萬元,已取得各類專利以及軟件著作權、作品登記證書多達67項,并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宿遷市示范智能車間等。
泗陽以企業星級“上云”、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兩化”融合貫標體系建設等為抓手,加快推進紡織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傳統制造業正在實現鳳凰涅槃——盛虹集團子公司芮邦科技再生纖維項目,實現了吳江科技研發成果在泗陽轉化落地零的突破;桐昆恒欣新材料投資3.2億元實現技術改造,年產化纖長絲110萬噸,產值突破100億元……數字經濟浪潮與改革創新之風,極大鼓舞著泗陽紡織企業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上加大投入,不斷向綠色高端方向發展。
泗陽縣縣長范德珩表示,2023年,泗陽縣將做強高端紡織產業,以化學纖維為支撐,大力發展新型纖維材料、時尚家紡服裝、高端產業用紡織品,力爭年內產業總產值達到260億元。(朱文軍 張耀西 施秋 楊艷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