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圍著民意轉,窗口圍著百姓轉。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是基層便民服務。2022年,徐州市共完成了“60+300”個便民服務中心(站)示范點建設;2023年,計劃完成“60+1000”個。近年來,徐州市加快打造城市“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進便民服務中心(站)提檔升級,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
(資料圖片)
辦理申請準生證只要半天 3月20日,鼓樓區銅沛街道機場社區一位工作人員打開網上工作平臺,頁面上一項申請準生證的待辦事項躍入眼簾。僅僅半天時間,待辦事項流程審核的結果就迅速反饋到九里峰景小區居民宋雪的家里。 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報一次辦結 3月21日,云龍區彭城街道慶新社區居民夏女士來到社區,辦理“4050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報”業務。提交表格之后,就不要往社區跑了,實現了一次辦結。 很多人像他們一樣,享受了“就近辦”“自助辦”的便利。 近年來,如何加速構建“15分鐘政務服務圈”?徐州頻頻出招! 第一招 加速便民服務中心(站)示范點建設 自2021年8月以來,市政務辦深入我市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140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及村級便民服務點調查。 為了加強鎮、村兩級政務服務供給,我市按照“1+3+N”工作思路,開展基層示范點建設三年行動,制定出臺《徐州市便民服務中心(站)示范單位建設方案》和《徐州市推進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動市縣鎮村四級政務服務系統干部力量,持續推動資源向一線傾斜、事項向一線下沉、服務向一線集聚。 據了解,2022年,全市共完成了“60+300”個便民服務中心(站)示范點建設,2023年計劃完成“60+1000”個。 第二招 因地制宜 不斷深化 市政務辦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各地都在破解“辦事難”瓶頸—— 鼓樓區實現“全科辦、幫代辦、一次辦”轄區街道全覆蓋;沛縣將公安、醫保、市場監督等部門44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徐州經開區在區級政務服務事項統一使用“e窗”平臺,實現“進一門辦所有事”“一網通辦”等改革目標;邳州在行政審批局服務專區設置“水電氣”聯報聯驗綜合服務專窗,實現“一窗受理、一表申請、聯合驗收、一并接入”,通過后臺流轉告知供應單位,3個工作日內可組織聯合上門服務…… 為了加強窗口隊伍建設,市政務辦開展了市縣鎮村四級政務服務業務能力培訓。 除此之外,市政務辦還制定了徐州市依申請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推出鎮(街道)公共服務事項指導目錄和村(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指導目錄,完善各地公共服務和幫辦代辦“兩張清單”,著力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向基層延伸。 在政銀合作上,市政務辦強化與相關銀行的政銀合作,實現稅務、社保、公安、醫療、繳費等120項自助服務對接銀行綜合柜員機“就近辦”。 第三招 集成創新聚焦便民利企 在服務企業上,市、縣同步啟動運行“一企來”熱線,市級50個涉企職能部門建立258名政策專員網絡,涉企問題由“一企來”熱線直連政策專員,并與公安、安監局設立了公安企服專席和安全有獎舉報專席;建立12345“一企來”政策專庫,已歸集發布國家、省、市涉企政策2452件,連線即刻解決企業政策咨詢類訴求800余件。去年,徐州市范圍內累計解決涉企訴求1.37萬件,即時答復率60.76%,企業滿意度達到99.13%。 在人才服務上,開通“尚賢”人才服務熱線,扎實構建“尚賢”熱線服務體系。設置62名人才服務聯絡員,遴選92名人才政策專員,梳理匯聚630條人才政務信息。12345“尚賢”人才熱線開通以來,已服務人才訴求1萬余件,即時答復率93%。 文字:董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