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從東北糧倉到嶺南大地,從魚米之鄉到塞上江南,時下,各地鉚足干勁推動農業強國開好局、起好步。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逐夢沃野,懷揣著干事創業的夢想,把科技基因注入傳統農業,用知識、文化和信心深耕腳下沃土。4月23日下午,“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走進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村,來自全國各地的黨的二十大代表、人大代表、農技達人、媒體和商業平臺負責人共同講述著中國新農人自己的故事。
從經濟欠發達到鄉村全面振興,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村是怎么做到的?在該村黨委書記孔石峰看來,龍尚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放棄采石,做活山水文章,通過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龍尚的葡萄、草莓、有機蔬菜等產業有序發展,村里還引入多家知名民宿,規劃建設文旅項目,有力推動強村富民。
新農人帶來新理念,也打開了發展新局面。去年夏天,一則記錄貴州省臺盤村籃球比賽的短視頻火遍全網。視頻里,村民們將球場圍得水泄不通,比賽獎品是黃牛等土特產,“村BA”由此得名。臺盤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德說,用優質稻、魚、鴨、豬腿、苗族銀飾、刺繡等特色產品作為獎品,在宣傳本地優質農特產品的同時,也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快手科技副總裁、總編輯劉洋看來,當前,短視頻直播等技術和業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為數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