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們成了軟件谷第一個拿到規劃審批電子證照的項目,不僅減少了紙質的麻煩,后續辦理施工許可等各環節再也不用一遍遍復印證照了。”5月6日,中國(南京)軟件谷某商業綜合體項目負責人開心地表示。記者從南京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自5月4日開始,規劃審批電子證照在全市推廣,原先分散在15個審批部門的19種合計285枚實體印章,精簡為1枚電子專用印章,一章蓋到底。
規劃審批涉及的實體印章。
記者在南京政務服務中心看到了電子印章落地之前,相關規劃審批涉及的其中19枚印章。南京市規劃資源局行政審批服務處工作人員武志強向記者介紹,建設單位申請材料后,從選址預審到最后的規劃核實驗收共5大環節,需要9大證照。以往,需要工作人員使用19枚印章在不同的材料上蓋章。有時一個章就要反復翻頁蓋上幾十次,并根據需要在印章處手寫日期等內容。人工蓋章,不僅工作量大、時間跨度長,而且還容易出錯。而對于建設單位來說,出證時間決定著項目的落地速度。
實體印章統一為1枚電子專用章。
去年12月,規劃資源部門在主城四區試點電子證照,不再使用紙質證照和實體印章,截至目前已頒發超過1000份電子證照。結合主題教育,南京市規劃資源局以放管服改革為切入點,將電子證照推廣應用到全市范圍,以“店小二”的服務優化意識,提升營商環境。
全市統一電子證照后,涉及的15個審批部門各自使用的19類印章將逐漸退出,紙質證照也將逐步淘汰,全市改用統一的1枚行政審批電子專用章,在線頒發電子證照。電子化的應用,可實現即時批量性蓋章,大大提升了規劃審批效率。
審批優化讓企業辦事更方便。
“所有的證照都是電子版,省去了我們的保存煩惱。”華潤置地南京開發部負責人陳星表示,電子印章和證照的推廣,讓企業明顯減負。而且由于9大證照均為電子版,企業后續在其他窗口申請建設許可等流程時,也無需再隨身攜帶紙質材料反復復印提交,減少了周折。“這幾年,南京在審批流程上不斷精進,讓我們感受到審批效率的提升,這為企業項目早日落地、促進發展贏得了時間。”陳星對審批制度改革背后帶來的營商環境優化表示點贊。
記者從南京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電子證照上統一添加了二維碼,可在線核驗證照真偽,實時獲取項目概況、核發情況、許可內容、審批狀態等4大類16項信息。電子證照辦理完畢后統一進入省、市電子證照庫,實現與發改、房產、建設等十余個業務關聯部門共享互認,避免申請人跨部門重復提供。申請人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辦理規劃審批業務時,可直接引用各相關部門產生的數十項電子證照,從而提升“不見面”審批的便利度。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鋼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