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日,2023無錫·錫山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揭牌成立了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無錫)粳稻產業技術中心、無錫智能農機裝備研發示范中心等一批高端創新平臺,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無錫)試驗區合作等9個現代農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約1.13億元,并展示了種業研發等一批農業發展成果。來自水稻育種、農業機械等行業的國內知名專家及農業條線人士近百人參加了大會。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多年來,圍繞種業振興戰略部署,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推動優質水稻、精品花卉等種業新品種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建成了無錫—浙大生物農業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載體平臺,培育了“錫稻一號”“錫稻二號”等11個水稻新品種并通過國家、省級審定。此次成立的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無錫)粳稻產業技術中心將繼續聚焦解決水稻產業中的技術難題,推動水稻育種產業技術進步,并加快把重要實驗成果轉化為成熟的技術、產品和標準。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抓手。近年來,錫山積極構建以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核心,錫東漁文化產業園等4個園區為重點的發展新格局,并把加快研發、推廣運用適合本地產業需求的智能農機作為基礎支撐。此次揭牌成立的無錫智能農機裝備研發示范中心,將聯合全程無人化作業試驗聯合體、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TIAA),共同打造農業全程無人化作業(無錫)試驗區,推動構建智能農機、農業物聯網產業生態圈,奠定無錫在未來無人農場領域的標桿和引領地位。
當天,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廣東佛山高明基地以及羊尖、東港2個分園授牌,意味著農業科技“落地”有了更豐厚的土壤。其中產業園高明基地將推動兩地花卉產業進一步融合嫁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羊尖分園、東港分園分別圍繞中高端優質稻米產業,以及紅豆杉精深加工、特色精品水產養殖、數字電商服務等優勢產業,加快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數字化和品牌化發展。會上,錫山區農業數字化綜合運營服務平臺正式啟動,通過農情監測預報、農業智能化作業等六大應用,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支撐。當天簽約的9個項目亦體現了滿滿的科技含量,包括優質水產種苗研發繁育、產業園建設、果蔬種苗繁育等,展現了當地農業以科技為引領,奮楫逐浪的新氣象。(朱雪霞、尹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