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建強守護群眾“錢袋子”“血汗錢”的“反詐盾牌”,增強群眾主動甄辨、抵制電信網絡詐騙的“內生動力”,近日,江蘇省海安市白甸鎮堅持培優“網格驛站”,做實“反詐服務”,結合“法官進網格”專項行動,通過“以案說法”“由點及面”、部門聯動等方式,不斷擴大防詐宣傳覆蓋面,讓防騙知識深入人心、全民反詐蔚然成風,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節節攀高。
【資料圖】
“驛站到底”繪好宣傳“路線圖”
在入戶巡查的過程中,網格員發現,網格里面的人員大多是務農老年人、留守婦女兒童、中老年上班族三類,其中老年人是農村生活的“主力軍”,而這類群體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理解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的能力參差不齊。針對這一現狀,網格員充分發揮網格驛站“為民辦實事”的功能,整合網格內兼職網格員、平安法治志愿者、人民調解員等“政法力量”,按照網格內人員特征分門別類,分時間段、分片區、分方式開展“差異化、定制化”入戶宣傳,同時每天定時定點在網格驛站內開展防詐知識講解、防詐案例小劇場等活動,向群眾普及最新的詐騙手段和反詐常識,引導教育群眾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構建反詐“防火墻”,確保宣傳不留死角。
“驛站溯源”織密反詐“防護網”
“陳奶奶,現在詐騙分子經常利用代理退保、以房養老等方式對老年人實施詐騙,侵害咱們老年群體的合法權益,針對這些養老金詐騙可千萬不能上當,尤其是讓你簽字的文件和協議一定要謹慎。”
“小韋姑娘,關于錢方面我可警惕了,就是我不識字也不會寫字啊!”
“奶奶,你只要記住讓你簽字的東西千萬要謹慎,遇到摸不準的情況隨時找我。”
“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啦。”
針對老年人反詐意識薄弱的特點,網格員們各顯神通,結合“法官進網格”活動,豐富網格驛站“民情收集、鄰里說事、防詐反詐等“功能角色”,精準制定宣傳方案,深入集市和村組開展反詐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常見的“刷單返利”“中獎匯款”“消費退款”等高頻反詐案例,以身邊人身邊事傳法授理,盡心盡力分享反電詐經驗,從根源上“扎好防詐樁,結好護民網”,讓群眾得到“驛站式”實惠和滿意。
“驛站服務”強化防詐“免疫力”
“霞啊,你看我這是不是遇到騙子了,這幾天有一個80多歲的老太在附近轉悠,說要給大家看相,只要給50塊錢!”
“十有八九是的,這就是打著看相旗號的詐騙,就是抓住大家迷信的心理,可千萬不能給錢。”
“還好之前聽了你們的宣傳,我就感覺不可信,所以我沒睬她。我要去給周圍的老百姓宣傳宣傳,讓他們也別上當。”
隨著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深入宣傳,不少人都對陌生匯款轉賬、金融理財、購物退款等電信詐騙手段保持相當高的警惕,但不法分子依然抓住“貪”字一環,“迷”字一點,變換詐騙方式和內容。為此,網格員結合網格化集中宣傳月主題活動,開展“驛站式服務”,在宣傳網格員知曉率滿意度的同時,再次挨家挨戶進行“地毯式”反詐普法,幫助群眾提升識破套路、見招拆招的能力,變全民“知”反詐為全面“善”反詐,轉全民“淺”反詐為全面“樂”反詐,真正讓電信網絡詐騙無可遁形,“現形”必遭“打擊”。
(周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