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23日下午5時許,江蘇省淮安港鐵路作業區,伴隨沖天而起的彩色禮花,一列滿載貨物的火車鳴笛開行,宣告“淮安港——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定班運營正式啟動。這是蘇北地區第一條定班定點的海鐵聯運班列,標志著淮安港海鐵聯運進入新階段。
據介紹,該班列每周兩班固定開行,變“貨等車”為“車等貨”,由淮安直達上海蘆潮中心站對接上海洋山和外高橋港區,將淮安及周邊地區外貿貨物通過上海港運往全球。班列鐵路運輸時效為27小時,48小時內完成送港,構建了蘇北地區從上海港出口的便捷穩定物流大通道。“目前是一周兩班,計劃7月份以后會形成一周3班到4班左右,可以為淮安當地企業每個集裝箱大柜節省近1000元的物流成本。”淮安市新港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蓉說。
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物流總監王波介紹:“我們公司每年大約有上萬個集裝箱要出口到海外市場,之前基本都是通過公路運輸到上海港。此次淮安港到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定班運營之后,我們每個柜子(集裝箱)的物流成本大約可以節約25%,同時也提高了整個物流的運作效率。”
作為水路開放口岸,淮安港是全省內河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2022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0.53萬標箱,已成為全省內河集裝箱運輸標桿,每年為地方企業節約物流成本上億元。上海港是世界著名港口,已與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集裝箱業務往來,擁有國際航線80多條,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淮安港與上海港的合作逐步加深:2020年8月,“淮安-上海”海鐵聯運首班開通;2022年11月,淮安港與上海港、江蘇省港合資成立了上港(淮安)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依托淮安的綜合交通優勢和產業優勢,做大做強淮安港產業,積極推進與江海河聯運體系和港口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相適應的內河港口建設。
王昊 攝
“海鐵定班運營是對‘海河聯動、滬淮同城’概念的進一步闡述,為淮安深度融入長江、淮河經濟帶提供強大助力,也為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淮安市交通集團總經理莊德軍表示,將以此次“淮安港—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定班運營正式啟動為契機,著力構建完善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力將淮安港打造成為區域集裝箱運輸的綜合性大型樞紐作業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內河樞紐港的排頭兵,積極推動與上海港及長江、淮河流域港口戰略合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淮安外向型經濟發展、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貢獻港口力量。
據了解,目前,淮安市已開通至上海港、寧波港、連云港港三條海鐵聯運外貿集裝箱發送線路,創新開辟了淮安及周邊地區外貿業務連通世界的鐵路黃金通道。淮安港三期擴建提升工程、危化品碼頭、高鐵快運物流基地等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當中,將進一步鞏固淮安港全國性內河航運中心的地位。
融媒體記者 何弦 金蘇
通訊員 王業建 王琪